山楂苗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8-09 22:48 0 0条评论

一、山楂苗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

山楂新根在春季发生较早,淮北地区苗木以秋植为宜。株行距在土质瘠薄处为3米~4米,在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处可为4米~5米。栽植时宜2~3个品种分行混栽,以提高着果率。

1 土肥水管理

1.1 土壤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是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进行深翻熟化,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树体生长。

1.2 施肥 施基肥,未果后及时施基肥,以补充树体营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开沟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加施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追肥,一般1年追3次肥,在3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每株追施尿素0.50——1千克,以补充树体生长所需的营养,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础。谢花后每株施尿素0.50千克,以提高坐果率。7月末花芽分化前每株施尿素0.5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草木灰5千克,以促进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1.3 浇水 一般1年浇4次水,春季有灌水条件的在追肥后浇1次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花后结合追肥浇水,以提高坐果率。在麦收后浇1次水,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浇封冻水,冬季及时浇封冻水,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2 整形修剪

2.1 冬季修剪

2.1.1 防止内瞠光秃,由于山楂树外围易分枝,常使外围都闭,内膛小枝生长弱,枯死枝逐年增多,各级大枝的中下部逐渐裸秃。防止内膛光秃的措施应采用疏、缩、截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疏去轮生骨干枝和外围密生大枝及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缩剪衰弱的主侧枝,选留适当部位的芽进行小更新,培养健壮枝组。对弱枝重截复壮和在光秃部位芽上刻伤增枝的方法进行改造。

2.1.2 少短截 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凡生长充实的新梢,其顶芽及其以下的1——4芽,均可分化为花芽,所以在山楂修剪中应少用短截的方法,以保护花芽。

2.1.3 复势 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多年连续结果,导致枝条下垂,生长势逐渐减弱,骨干枝出现焦梢,产量下降。要及时进行枝条更新,以恢复树势。对于多年连续结果的枝或其他冗长枝、下垂枝、焦梢枝、多年生徒长枝,回缩到后部强壮的分杈处,并利用背上枝带头,以增强生长势,促进产量的提高。

2.2 夏季修剪

2.2.1 疏枝 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一般枝条顶端的2——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枝,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枝条,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对花序下部侧芽萌发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级大枝的中下部裸秃,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2.2.2 拉枝 夏季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后,将枝拉平,缓势促进成花,增加产量。

2.2.3 摘心 5月上中旬、当树冠内心膛枝长到30——40厘米时,留20——30厘米摘心,促进花芽形成,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

2.2.4 环剥 一般在辅养枝上进行,环剥宽度为被剥枝条粗度的1/10。

3 病虫害防治

山楂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病害有轮纹病、白粉病。

3.1 防治红蜘蛛和桃蛀螟 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布2500倍灭扫利。

3.2 防治桃小食心虫 在6月中旬树盘喷100——150倍对硫磷乳油,杀死越冬代食心虫幼虫,7月初和8月上中旬,树上喷布1500倍对硫磷乳油,消灭食心虫的卵及初入果的幼虫。

3.3 防治轮纹病 在谢花后1周喷80%多菌灵800倍液,以后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杀菌剂。

3.4 对白粉病发病较重的山楂园 在发芽前喷1次5瘦石硫合剂,花蕾期、6月份各喷1次6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或50%可湿性托布津。

二、九死还魂草用火烧过了能栽活吗

怕是栽不活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三、我家盆养的薰衣草为什么花头向下低,那怎么办哦?

多浇水,适量见阳光

四、宝葫芦的种植方法?

葫芦种子很好种的,当然可以用温水(30度左右!)在热水瓶内泡12-24小时催芽

也可直接种下去即可,一般在气温最低温度高于12度左右开始发芽,很好种的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冬前铺肥深耕,一般亩施优质圈肥4000~5000kg,入春后整平做畦,畦宽2m,两畦间的作业道宽0.6~0.7m,畦高0.1m。

[播种、育苗、定植]

用苗床育苗时,长江流域一般3月上旬播种,黄河流域3月下旬播种。育苗要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用70℃热水烫种,并迅速搅动,当水温降到30℃时浸种10~12小时,然后在28~30℃条件下催芽,6~7天出芽,选晴朗的天气播种。当幼苗长出3~4叶时,在畦面的两边各定植1行,株距0.3~0.4m。也可在垄面上直播,但需浇足底墒水,覆盖地膜。

[搭架与绑蔓]

以拱棚支架为好,有利于通风透光。即选用长7~8m、宽4~5cm的竹片,两头埋在苗株中间,横跨畦面,形成拱形。再用竹片或竹竿与拱形竹片垂直放在拱形的顶部和两侧,两竹片接触部位用绳或铁丝系牢,加固拱棚。拱棚一定要牢固;因为葫芦根系的再生能力差,若遇风雨倒塌,损失严重。植株甩蔓后,引蔓上架,主蔓1m左右时摘心,促进侧蔓生长。侧蔓见果后,留2片叶摘心。随着植株上架,要及时绑蔓,绑蔓时可将无效蔓及枯黄老叶去掉,以改善植株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

[施肥、浇水]

当幼苗长到5~7片叶时追肥。在植株附近挖沟或穴,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800~1000kg,配合适量的氮、磷肥,覆土后浇水。开花期一般不浇水,促其顺利坐果,坐果后及时追施氮肥,并浇水。结果期间要保证肥水供应,但水分不宜太大,暴雨后应立即排水。

[中耕除草]

幼苗期、结果前、结果后需进行中耕除草,要求耕深、耕细、无杂草。

1、[葫芦虫害防治] 葫芦生长期间主要有棉铃虫、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危害。棉铃虫、菜青虫、蚜虫可选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或久效磷2000~3000倍液等药剂防治,红蜘蛛选用15%哒螨灵等杀螨类药剂防治。栽植环境需通风,增大磷钾肥用量,不偏施氮肥,发现病株病叶及时剪除。

2、[葫芦病毒病防治] 要搞好虫害的防治,以切断该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初期,可用20 %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硫酸锌0.05千克,对水50千克喷雾,也可用抗毒剂1号250倍液防治。 白粉病,可用粉必清4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硫磺粉烟熏 防治。灰霉病可用10%速克灵烟剂熏蒸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喷 1次,连喷2~3次。对于蚜虫和白粉虱,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每公顷用4千 克干锯末,4千克硝酸铵,4千克敌敌畏,1千克灭扫利熏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