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怎么酿成的?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7-08 19:48 0 0条评论

蜂蜜是怎么酿成的?

一、蜂在采集花蜜时,对花朵是有选择性的。一般含苞或是刚开放的花,蜜蜂是不进行采集的。它的采摘对象是盛开的花朵,因为此时花蜜或分泌物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 那么,蜜蜂是如何找到蜜源的呢? 昆虫触角尽管种类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寻找食物,选择寄主产卵和寻觅异型等活动的。功能。昆虫总是在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两根小须,好像两根天线和雷达,时刻在接受电波和追踪目标。这是因为触角是昆虫地重要感觉器官,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触角上生有无数地感觉器,并与感觉窝内地许多神经末梢相连,它们又直接与中枢神经连网,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便可支配昆虫进行各种活动。蜜蜂地触角属于膝状触角,它的嗅觉窝主要分布于触角鞭节前端,蜜蜂借助于触角,能够闻出各种花朵的香味,找到花蜜。 二、采蜜过程(以非洲菊为例) 口器舌昆虫的嘴,蜜蜂的口器属于咀嚼式口器。它的口器保持着一对左右对称刀斧状的上颚,具有咀嚼固体花粉和建筑蜂巢的本领。而下唇延长,和下颚、舌组成细长的小管,中间有一条长槽,有助于吸吮的功用。如果把这小管深入花朵中,便可源源吸取蜜汁。蜜蜂有了这样的口器,既能采花粉,有能吸吮花蜜。 非洲菊的雄蕊较多,但是蜜蜂并不会因此而乱了阵脚。当蜜蜂飞落到花盘上时,是从外向内一层一层地进行采蜜。它将小管沿雄蕊底部插入,吸取花蜜,采完一朵后再接一朵。在一盆花中,蜜蜂一般只采三四朵,而后飞向另一盆花,并且两者的颜色不同。在将所有颜色的花采过一遍后,蜜蜂又飞回第一盆花,将已经采过蜜的花重新细致地再采集一遍(就盆栽花而言)。它动作轻盈持续。欣赏蜜蜂采蜜,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蜜蜂不仅采蜜,而且采集花粉。它的脚就是它的好帮手。 在千姿百态的昆虫脚中,蜜蜂的后脚跗节格外膨大,在外侧有一条凹槽,周围长着又长又密的绒毛,组成一个“花粉篮”。当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往来采集花粉花蜜时,那毛茸茸的脚就沾满了花粉,然后,由后脚跗节上的“花粉梳”将花粉梳下,收集在“花粉篮”中。最后用蜜将花粉固定成球状。蜜蜂的这种能携带花粉的脚,叫携粉足。 三、工蜂采蜜回巢后不会直接进入贮藏室,而是由羽化4天左右的小蜂用长舌接住,再贮存到蜜房里;小工蜂还会用蜜搀和花粉哺喂幼蜂。 工蜂是辛勤的劳动者,在短暂而又忙碌的一生中,它不仅养育了幼蜂,照顾了蜂王、雄峰,更为人类献上了甘甜的蜂蜜。《荔枝蜜》中赞叹道:“多可爱的小生命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苹果树防冻营养药

果树抗冻剂,防冻剂

苹果树防冻液是采用新技术复合而成的植物抗冻液。喷施苹果树防冻液后能迅速在作物表皮层形成营养抗冻膜系统,增强植物抗霜冻能力,降低结冰点8-10℃以上,能有效防止初春、秋末和冬初气温变化较大时,植物受到冻害。对已被冻伤的植物可迅速起到恢复树势、正常生长的修复作用,使植株在冰天雪地里傲然挺立,生机盎然。

适用范围

乔灌木、花卉、草坪、果树等。

用法用量

使用时期:晚秋植株休眠前;霜冻或寒潮来临前3-7天;早春植物发芽前后、开花前后;突遇低温受冻害后;连日雨雪后或寒冷天气转好时。

将苹果树防冻液稀释100-150倍均匀喷洒整株2—3次,间隔7—10天用一次。

注意事项 不能与其它药液混用。

非洲菊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非洲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的繁殖方法为播种或分株繁殖。但非洲菊种子寿命短、发芽率低,而且播种繁殖变异率很高,难以得到性状一致的种苗,因而不能用于规模生产;而分株繁殖则存在繁殖慢,易退化和传播病害,也不适于现代的大规模生产,因而目前国外一般都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来生产种苗。非洲菊的组培研究在国内已有报道,但均局限于对个别或少数品种的不同外殖体、不定芽诱导率及生长方面的研究,即局限于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在本项目中,为配合非洲菊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在生产中迅速推广非洲菊的优良品种,尽快提高我国非洲菊切花的品质,我们不仅对多达45个非洲菊品种进行了组培快繁,做了研究、比较。同时,也对组培快繁过程中某些因素对以后大田生产、切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材料:试验材料为本所从国内外收集的所有非洲菊品种共计45个,取花梗长为1-3cm的花蕾,切取花托部位作为外殖体。

2.方法:将花梗在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12分钟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7-8次。切下花托部位并分切为3-5mm小块,放于诱导培养基上培养。置于光照1000lux,温度25±3℃下培养。

待诱导出的不定芽长至3-4片叶,叶长约3-4cm大小时切下,置于增殖培养基上,于光照1500-2000lux,温度25±3 ℃下进行增殖培养,周期为20-25天。

将丛芽切成单株芽苗,放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生根,温度、光照条件与增殖阶段相同。经过一个月生根培养,将生根苗出瓶移栽到苗床并统计生根率。

试验结果

一、非洲菊不定芽的诱导:

结果表明,各品种之间产生不定芽的能力差异很大, 对四种培养基的反应也不同。其中皇后红粉佳人胭脂国王金边红在C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红太阳黑珍珠蛋黄红宝石灿烂紫薇则在B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而龙吐珠则只在D培养基上才可诱导出不定芽。

二、非洲菊的增殖培养:

结果显示,各个品种之间在增殖的速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但在试验范围内,随BA浓度的提高,增殖速度相应提高。但在较高的BA浓度条件下芽苗会变细、变弱,且随BA浓度进一步提高,芽苗变得更加丛生、细弱。根据这种情况,生产中在努力提高芽苗增殖率的同时,还应保证分生芽苗的健壮。根据品种不同, 一般把增殖率控制在2.5 -5.0之间。

三、增殖培养中BA浓度对大田栽培的影响:

本项试验中,采用增殖速度中等的红宝石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BA浓度为0.5ppm以下时,除增殖率随BA 浓度增加而显着提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着差异。而在BA浓度为1.0PPM及2.0PPM时,除增殖速度比BA浓度为0.25ppm时成倍增加外,试管苗还表现出细弱、矮化和脆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在BA2.0PPM时更加明显。同时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也随BA浓度增加略有降低。这些在高浓度BA培养基上连续增殖15代以上的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后表现出旺盛的分孽力,叶短而多,同时切花产量明显降低,且花茎细而矮,花朵明显小于正常种苗。其中在BA2.0ppm的培养基中增殖的试管苗尤为突出。说明过高的BA浓度不仅会影响试管苗本身的质量,还会严重影响大田生产的切花的产量和品质。对生产中其它品种的观察也可得出同样结论。

四、增殖代数对繁殖速度及大田栽培的影响:

该项试验所用品种仍为红宝石。从所示结果可以看出,增殖速度随着增殖代数的增加有明显提高。增殖到第30代时繁殖速度分别比第20代和第10代时提高7%和20%。这种随增殖代数增加而产生的培养材料对植物激素的依赖性减小的驯化现象在其它植物的组培中也有发现。试验中,在增殖30代以内虽然增殖速度有较显着提高,但对试管苗的质量,如试管苗的健壮与否、生根率及以后的大田生产中切花的质量和产量均无显着影响。

五、生根及移栽结果:

非洲菊试管苗大部分品种均易诱导生根。经25-30 天的生根培养,所有试验品种只有鸿运生根率低于70-80%,尚有待提高,其余品种的生根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且平均每苗生根都在2.5 条以上。

将生根苗洗净根部附着物,移入苗床。一周内保持遮光80%和适当的湿度。一周后,适当增加光照,且每周淋一次无机液肥。在这种条件下,一般成活率均可达到85%以上。

讨论:

1.各品种间由花托诱导出不定芽的能力差异很大,品种间对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需要对激素的种类和水平作更广泛的试验。

2.由花托直接诱导出芽,同时将增殖培养基中激素水平和增殖速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在增殖30代以内,非洲菊试管苗的总变异率均未超过2%。此外, 在保持相对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水平的情况下,增殖30代以内的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后表现良好,没有明显的退化现象。表明该技术既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又可保证种苗的质量,可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但更高代数的试管苗的相应表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3.组培快繁过程中植物激素特别是细胞分裂素浓度对以后大田生产的影响很大,当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分孽太多,降低切花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组培快繁过程中,应避免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

4.通过对非洲菊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不但将我所所有45个品种都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 随时为社会提供大批量的优质种苗,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配合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良种繁育,把引进及自育最新优良品种及时、快速地推广到生产中去有利于迅速提高我国非洲菊切花品质。而组培快繁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对以后大田生产的切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对完善非洲菊的试管苗生产技术,保证试管苗质量,促进非洲菊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