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实施技术路线?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4-10-04 23:28 0 0条评论

一、蚯蚓养殖实施技术路线?

一.选种

目前最适合大面积养殖的品种是大平二号。此蚓一般体长50~70毫米,体腔直径3~6毫米,成蚓体重0.45~1.1克。体上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但随饲料、水份等条件改变体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这种蚯蚓除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等优点,非常适合人工大面积养殖。

二.饲料准备

1.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生态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三.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四.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五.日常管理

1.温度:蚯蚓是变温动物,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直接影响蚯蚓生长发育和产卵状况的重要生态因子。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当然,土壤过于潮湿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由于蚯蚓喜食细,烂,湿的饲料,尤其是它要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呼吸,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六.病害防治

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毒害

蚓体出现痉挛状结节,变粗而短,环节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变白而死亡。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饲料,如在畜粪堆附近喷过农药,蚓床上浇了污染的水,在蚯蚓暂养育壮处曾堆放过化肥、农药,运送蚯蚓的容器接触过有毒物品,以及暂养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饲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环境过份潮湿,气温高时出现蚓体变白,少数死亡。如因毒害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多次喷水,让有害物质随水洗掉,还要勤添精饲料米糠、麸皮等;室内暂养蚯蚓发病,则要搬离。如因过份潮湿造成蚓体变白,可添加发酵过的干畜粪或精饲料,与原有潮料和蚓粪拌和,并将薄膜取出,如发现已有少数死亡,即搬入蚓床饲养,以使尚能活动的蚯蚓恢复健壮。

二、围栏养殖林蛙如何实施?

选择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面积在100-200公顷以上的流域建立林蛙养殖场。在养殖场内,每10公顷修1一2个越冬池。池面要有排水孔和排水道。

越冬池的面积不得低于100米2,水深1. 5米以上。水质清新。孵化池要选择向阳面,面积大小因地而宜,最好选择离森林较近的位置,以利幼蛙变态后及时上山。

用塑料薄膜、砖、镀锌板、石棉瓦修建养蛙圈,防止林蛙逃跑。围栏养殖林蛙,冬季林蛙回池越冬时,池水温度保持4℃以下,越冬池内投放些秸秆、树枝等遮掩物,以利林蛙冬眠。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林蛙与其他蛙类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它的年生活周期可分为水生生活期和陆生生活期两个不同的阶段。水生生活期是潜藏在较深的水体中进入冬眠状态,以躲避寒冷冬季,度过休眠期。

在此期间,林蛙不进食,活动停止,体内新陈代谢活动降到最低水平。水中生活期结束后,林蛙离开越冬水体,到沼泽地带完成生殖活动;

在产卵场周围土壤中或枯枝落叶下经过短暂的生殖休眠即进入森林,开始陆栖生活。这是一年中活动最旺盛的时候。林蛙摄食大量的食物,以满足其对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鸭养殖场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野鸭 养殖 场 宜建在常年有水的小河,溪流旁或池塘,湖泊及水库 的周围。也可将池塘,湖泊及水库的周围。也可将池塘,水田加以改 造利用。

四、罗非鱼成鱼池塘养殖如何实施?

不漏水、无污染的池塘及洼地、蓄水池和水质很肥的塘,都可以用来养殖罗非鱼。与苗种饲养池相比,成鱼养殖池塘一般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以利于鱼类生长和池塘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良好的成鱼养殖池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溶氧量较高,不含有毒物质。进、出水口要设过滤装置,避免杂鱼进入或鱼逃逸。

(2)一般1~5亩,最大以不超过10亩为宜;水深最好在1.5~2.5米,这样的池塘在夏季时水温一般不超过35℃。

(3)池塘形状应整齐规则,最好呈东西向的长方形。这样便于饲养管理和拉网等操作,注水时又较易造成全池水的流转,对解救池鱼浮头有利;东西向的池塘,能接受较长时间的日照,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和水温的提高。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耸立的房屋,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力吹动,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和池塘溶氧量的提高。池边不应有窝藏害虫、吸收养分和妨碍操作的杂草和挺水植物。

五、农村禁止养殖几月份开始实施?

今后将全面禁止养殖,“禁养令”全面实施,而且还给出了具体的时间,5月1日开始禁止。

六、种养殖贷款用途和实施方案?

一.申请养殖业无息贷款的流程有:

  1.申请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并填写养殖业无息贷款申请书。然后按要求提交个人身份证明及相关资料。

  2.银行工作人员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

  3.审核通过后,与申请人商议放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

  4.申请人前往银行网点签订贷款合同,银行会按照约定期限发放贷款。

  5.申请人按照约定按时还款。

  二.申请养殖业无息贷款的条件是:

  1.申请人年龄在18到65周岁之间,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申请人需在当地居住满1年,有有效身份证明。

  3.养殖者需有2年养殖经验且有合法合规的养殖手续。

  4.养殖者需拥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地。

  5.个人信用记录良好,无不良逾期记录。

七、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养殖项目实施方案是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涉及到养殖业的发展、管理和运营。一个成功的养殖项目实施方案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效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介绍一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的基本步骤和关键要点。

1. 项目背景

在制定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项目的背景信息。这包括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农户的养殖经验和资源情况。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确定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为后续的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 目标与目的

制定一个明确的项目目标和目的是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的关键。目标可以是经济、环境或社会方面的。例如,提高养殖收入、改善环境质量或增加就业机会。目的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3. 养殖方案设计

养殖方案设计是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养殖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养殖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因素。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

4. 风险评估与管理

养殖项目实施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天气风险等。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与管理。通过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

5. 资金与资源筹措

实施养殖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在制定方案时,应制定清晰的资金筹措计划,包括资金来源、投资规模以及回报预期等。同时,应合理利用农户现有的资源,减少资源投入和浪费。

6. 监测与评估

养殖项目的监测与评估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养殖指标、市场数据和农户反馈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养殖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7. 复制与推广

一项成功的养殖项目实施方案往往具有复制和推广的潜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复制推广的模式和机制。通过培训、示范和宣传等方式,将项目经验和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农户和地区。

结语

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科学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收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注重技术创新和经验总结,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八、波尔山羊养殖项目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

养殖波尔山羊需要做好羊圈建设,选择干燥的环境最合适。在初期将母羊与公羊分开管理,这样可以避免伤害小羊。日常卫生需要每天打扫,饮食方面可以适量增加一些高蛋白的粮食。

波尔山羊养殖技术

1、羊圈建设

羊圈要选择相对干燥的地方建设,如果是比较潮湿的,则底部要预留一定的高度方面其排泄,达到排泄物与休息区分离的效果。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养殖区的羊互相争斗,中间要用实体墙隔开。料槽要大一点,避免喂食的时候大量洒出,水槽至于料槽的斜上方,但是不竖直方向不能和料槽重合,避免水分进入料槽。

2、养殖管理

养殖初期母羊和公羊分开管理,公羊具有一定的脾气暴躁性,容易伤害到小羊。每次将羊群放养出去时也要注意分开进行,公羊每次数量不宜太多,不然容易引起斗殴。日常打扫卫生时母羊养殖区需要每天打扫,以免造成幼羊感染一些病害。公羊方面可以适当的久一点,2-3天一次即可。下方的粪便要包拯5-7天清理一次,清理后还需要用水冲洗。

3、食物喂养

喂养是波尔山羊育肥的重要手段,夏季少量多餐,每日3次左右,冬季的话2次左右即可,投食量要多一些。初期的喂养饲料的要水分多一点,而后期的喂养时要多增加一些高蛋白的物品,如在饲料内投放一些大豆之类的混合。夏季可以在水里增加一点微量盐,供波尔山羊进食的时候饮水。

九、肉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肉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是农业领域的重要产业之一,而在养殖业中,肉牛养殖项目一直备受关注。肉牛养殖项目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潜力的发展项目,需要经过细致的策划和科学的实施方案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益。

在制定肉牛养殖项目的实施方案时,有几个关键的因素需要考虑。首先,需要确定养殖场地的选址。理想的养殖场地应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牛种。不同的牛种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牛种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接下来,需要考虑养殖场的建设和设备配备。养殖场的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和设计原则,充分考虑牛舍的通风、排水和隔离等问题。同时,需要配备充足的饲料、饮水设备以及必要的消毒设备,确保牛只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和发展。

肉牛的饲养管理也是项目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饲养管理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的饲喂方法和适当的喂养量。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牛只进行健康检查、防治常见疾病,并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确保牛只的健康状况对于项目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销售渠道的建立也是肉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的关键之一。要考虑当地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养殖的肉牛能够及时销售出去,并获得合理的销售价格。

综上所述,制定一个科学且可行的肉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选址、牛种选择、场地建设、饲养管理和销售渠道建立是实施方案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关键因素,并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才能够使肉牛养殖项目取得良好的效益,并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十、生态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生态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引言

生态养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同时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养殖项目的实施方案变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讨论生态养殖项目的实施方案,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背景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养殖模式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过度使用化肥和抗生素,水体污染以及土地退化成为了重要问题。而生态养殖在此背景下崭露头角,成为理想的解决之道。

实施方案

1. 土地选择

选择合适的土地是生态养殖项目成功实施的第一步。土地必须符合生态养殖项目所需的条件,例如土壤质量、水源情况以及附近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等。大型规模的生态养殖项目应优先选择远离城市、污染和建设区域较少的土地。

2. 养殖种类选择

在生态养殖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养殖种类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可以考虑养殖水产、禽畜以及其他特定的农产品。养殖种类选择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市场竞争力以及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3. 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养殖的核心理念是环境保护。在实施方案中,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例如,减少使用化学品、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土壤保护措施、建立污水处理系统等。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生态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技术支持

生态养殖项目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投资者可以寻求专业的农业顾问或相关机构的支持,以确保项目在技术层面上的成功实施。技术支持可以包括培训、指导和定期的技术检查等。

5. 市场定位

生态养殖项目的成功与否与市场定位密切相关。在实施方案中,应该进行市场分析,确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潜在消费者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确保项目的产品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6. 养殖管理

良好的养殖管理是生态养殖项目成功的关键。在实施方案中,应制定详细的养殖管理计划,包括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养殖环境监测等方面。养殖管理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最佳实践,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行。

结论

生态养殖项目的实施方案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土地选择、养殖种类选择、环境保护措施、技术支持、市场定位和养殖管理等。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和合理实施的情况下,生态养殖项目才能够取得成功。生态养殖项目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