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独本菊的养殖方法?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4-10-04 22:23 0 0条评论

一、地栽独本菊的养殖方法?

1、 品种选择

应选用花径15厘米以上的大花型品种,特别是要选用名贵品种,如光辉、白雪球、金冕、虎啸、金狮子、仙露蟠桃等。

2 、采芽扦插

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芽,选秋末自根茎下部发生的脚芽,其丰满抱头,叶节均匀,长势茁壮。但长势过旺、芽头内缩和节间过密的应予淘汰。然后插入苗床或花盆,插后可置0℃ - 10℃冷室或阳畦内养护,要注意给予充分阳光并适时通风,不干透不浇水,以防徒长。经过一个冬天的养护,扦插的脚芽在春季发育成10 - 20厘米高的幼苗。4月初将苗搬到背风向阳处(阳畦内不再覆盖),练苗1周后,即可分盆栽植。栽植时用普通培养土不加底肥,每盆植1株,分植时根丛中间要带些宿土(俗称护心土),如根系过长,可进行短截,以留3 -4厘米为宜。阳畦苗上盆,需带直径4厘米的土坨。

3、 培育壮苗

当苗高40厘米以上时根据各品种特性和母株长势的强弱,分别自5月中旬~6月中下旬进行摘心。凡矮生品种、晚花品种和生长势弱的品种应在5月中下旬摘心,凡植株高度中等和中期开花的品种可在6月上旬摘心,凡高秧种和早花种以及生长势过强的品种应在6 月中下旬摘心,以防止植株过高和开花过早。摘心后随时注意抹去母株上的全部侧芽,以促脚芽发生。若脚芽出土缓慢,可酌施速效化肥催芽,如脚芽过多,可将离茎基较近的剔除,酌留2-3 个由盆边长出的壮芽。

4 、盆土配置

一般用园土5份、腐叶土2份、圈肥2份、草木灰1份,再加入少量草炭、蛭石混合。

5 、上盆定植

7 月中旬以后经摘心和抹芽后的植株从盆土内萌发出脚芽苗,只选留从盆边生出的1个脚芽苗,其余的全部挖掉。等留下的脚芽苗高10厘米左右时脱盆另栽,及时上盆定植。把它们换入口径约为24厘米的盆内,脱盆后挖掉原有的盆土,仅保留护心土,并把脚芽苗栽在花盆的中央,老株靠在盆边。只填入用土总量的50%,然后压实浇水。

6 、养护管理

8月中旬以后,新株高达25厘米左右时,可将原来的老株齐土面剪掉。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于9月上旬和下旬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填土,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菊株高度,可控制浇水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B9。自剪掉老株至花蕾形成期间,气温比较高,可于晴天上午9∶00 -10∶00 浇水,黄昏和清晨严禁浇水,个别缺水的植株可少量喷灌,还可用1000 - 1500倍的B9溶液于7月中旬开始喷施菊株的生长点,每周1 次,遇雨可增加到2 -3次,9 月中下旬花蕾明显形成后,为防止花蕾受药害,可用300 - 500倍液B9罐根1 -2次。9月中旬花芽全部形成并进入孕蕾阶段,这时要用较长的细竹竿进行裱扎。花蕾形成至花蕾露色期间,气温较高,空气干燥,且菊株已成形,故浇水要充足,一般每日上午9∶00 -10∶00浇水1次,下午5∶00 - 6∶00向叶面喷1次清水,同时每隔7天可追施1次稀薄液肥,以麻酱渣水为最好,同时用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施肥次数的多少和浓度的大小应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凡花瓣宽大、花型紧密及肥硕的品种耐肥力都比较强,可施大肥。在追肥的过程中还应仔细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叶片向下翻卷并呈僵硬状态时,应停止追肥或少施。从全株来看,凡由下向上叶片逐渐加大生长,至花蕾以下第2 节长得比较粗壮,说明追肥量适当。

立秋以后到10月上旬,如果管理得当,不但顶芽逐渐肥大而形成花蕾,所有的腋芽不是萌发侧枝,就是形成侧蕾,故应尽早用小刀逐个将它们剥除,这一工作叫“剥蕾” ,以防止营养分散,保证顶蕾的充分发育。花蕾透色以后,花朵逐渐开放,为了延长花期,应将它们移入树荫下,防止阳光直射,同时减少浇水,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这时可将高出花朵的裱竿齐花盘底部剪掉,并进行最后一道裱扎,以防止花头折断。早霜之前全部转入室内,避开直射光养护。为保持美观,将叶片用喷雾器冲洗干净。花头上忌淋水。搬运时一定要仔细小心,否则硕大的花头极易碰落。

二、独本菊扦插?

回答扦插独本菊的话要选好时间,可以在夏季的7月份进行。在扦插之后,是需要适当进行摘心的,差不多要摘心2-3次。需要注意的是,扦插所用的基质必须干净、透气,应该提前进行消毒杀菌,简单的话可放在阳光下面暴晒,这样也能起到消毒的作用,以免在扦插后阻碍插条的生长。

三、独杆菊养殖方法?

1.土壤

盆栽养殖菊花需要使用排水性和透气性好的疏松肥沃土壤。将园林土、河沙土和腐殖土按照1:2:1比例配制,进行消毒杀菌后使用,保证土壤养分充足,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2.光照

菊花生长需要进行短时间的光照,将其放置在遮阴位置进行阳光散射作用即可。避免发生阳光暴晒问题,将其放置在室内窗台或者阳台位置都可以。

3.水分

菊花生长需要适量水分,根部土壤干湿程度进行浇水。土壤微干及时浇水,一次性浇透。土壤湿润则不必浇水。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每天浇水1-2次,避免植株生长缺乏水分。雨季应该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4.修剪

生长期需要将其徒长枝叶、长势速度过快的枝叶、病老枝叶、干枯腐烂枝叶全部修剪清理干净。避免影响植物整体的疏密度,促进植株生长。

四、独本菊生长周期?

独本菊生育周期短,从扦插育苗至成花约100天,而赏花期则达一月余。

指的是普通的菊花在培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摘心和剪除侧枝,只留一个植株,这个植株就是独本菊。因为独本菊是集中养分供给于这株菊花的,一盆一株、一株一花,所以茎杆粗壮、花大色艳,底叶不落,富有光泽。

五、盆栽独十八菊养殖方法?

养殖盆栽菊花要选用适宜的土壤,建议用透气、排水效果好的土进行栽培。要让它在短日照的环境下生长,每天要适当的见见阳光,不要被暴晒。浇水要根据土壤的干燥度浇,高温时可适当多浇水,只要土中没有积水就行。注意,养殖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还要保证环境通风。

菊花盆栽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养殖方法

1、土壤:盆栽养殖菊花的时候,应该挑选好比较适宜的土壤,它适合在透气、排水能力好的土质中生长。可以将园土、河沙和腐殖质进行配制,在使用前最好是先消毒。

菊花

2、光照:相对来说,它是比较适合在短日照的环境下生长,因此养殖期间每天适当的见见阳光就行,不要被强烈的日光暴晒。在室内养护,要放在窗台上边养殖。

3、水分:在给菊花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土壤的干燥状态浇水,土壤微湿就可以。夏季高温季节会加快水分蒸发,可一天浇水1-2次,雨季应注意遮雨,防止花盆里有积水产生。

菊花

二、注意事项

1、养殖的温度最好是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在18-21℃的环境下它生长会更好,注意最高温度不要高于32℃,也不要低于10℃。

2、还要注意养殖环境的通风性,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时候,更要加强通风,应该让养殖环境的空气流通起来。

六、案头菊与独本菊的区别?

1、颜色不同

案头菊是一种颜色金黄或橙黄色的菊花,而独本菊则是一种白色的菊花,这是他们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大家用肉眼就能看取得。

2、产地不同

案头菊是分布范围比较广的一种菊花,它在国内非常多地区基本都有出产,而独本菊则是关键出产在中国浙江杭州的一种特有菊花,这同样是它被大家叫作杭白菊的关键原因。

七、独本菊栽培管理视频

独本菊栽培管理视频详解

独本菊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具有独特的花型和花色,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喜爱。为了保证独本菊的良好生长,正确的栽培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独本菊的栽培管理,并附上专业的视频教程。

1. 土壤选择

独本菊偏爱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可以为独本菊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 种子播种

独本菊的种子较小,播种时要注意细心。首先,在育苗盘或花盆中撒上一层细土,再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上,轻轻压实。然后,用喷雾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种子干燥。最后,用保鲜膜或玻璃板覆盖在上方,保持种子的湿度和温度。

3. 移栽和管理

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移栽。选取强壮的幼苗,将其移植到花坛或花盆中,注意保持适当的间距。移栽后,要给予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量的水分供给。

4. 日常管理

独本菊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日常管理,以保持其生长健康。

  • 浇水:独本菊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干燥的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
  • 施肥:独本菊需要定期施肥,可以选择速效肥或有机肥,促进其生长发育。
  • 除草:及时除去独本菊周围的杂草,以免竞争养分。
  • 修剪:在独本菊长势过旺时,可进行适当的修剪,促进分枝和花芽的形成。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独本菊的叶片和茎部,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视频教程

以下是一段关于独本菊栽培管理的专业视频教程:

6. 独本菊的繁殖

独本菊的繁殖方式可分为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 种子繁殖:通过种子进行繁殖是较常见的方式。将成熟的种子收集起来,进行种子处理,然后按照前文提到的种子播种方法进行培育。
  • 扦插繁殖:在4-5月份选择健壮的侧枝,将其插入湿润的砂质培养土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约2-3周后,插条便可生根。

7. 独本菊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独本菊的栽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列举几个常见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 叶片发黄:可能是由于土壤缺氮,可适当增施氮肥来补充养分。
  • 花蕾不开放:可能是阳光不足或生长环境温度不适宜,需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 植株长势过旺:及时进行适当的修剪,促进分枝和花芽的形成。
  • 叶面出现黄斑:可能是病虫害所致,应进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独本菊的栽培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信息对您的独本菊栽培之路有所帮助!

八、独本菊的栽培要点?

这样栽培:在七月分的时候,天气温度非常高,空气湿度大,正是扦插独本菊的好时间。用泥炭土加服熟的农家肥,加粗和沙,按3比3比一混合后,为培养基质。

然后把独本菊枝条修剪成15厘米长的段,扦插在培养基质上,浇透水,白天可采取遮阳措施,每天向地面喷洒水雾,保持环境湿润,一周之后,插穗就生根发芽生长。

最后及时追肥浇水,到了十月份的时候,菊花就盛开了。

九、独本菊的栽培技术?

这样栽培:在七月分的时候,天气温度非常高,空气湿度大,正是扦插独本菊的好时间。用泥炭土加服熟的农家肥,加粗和沙,按3比3比一混合后,为培养基质。

然后把独本菊枝条修剪成15厘米长的段,扦插在培养基质上,浇透水,白天可采取遮阳措施,每天向地面喷洒水雾,保持环境湿润,一周之后,插穗就生根发芽生长。

最后及时追肥浇水,到了十月份的时候,菊花就盛开了。

十、独本菊的种植与养护?

1、 品种选择

应选用花径15厘米以上的大花型品种,特别是要选用名贵品种,如光辉、白雪球、金冕、虎啸、金狮子、仙露蟠桃等。

2 、采芽扦插

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芽,选秋末自根茎下部发生的脚芽,其丰满抱头,叶节均匀,长势茁壮。但长势过旺、芽头内缩和节间过密的应予淘汰。然后插入苗床或花盆,插后可置0℃ - 10℃冷室或阳畦内养护,要注意给予充分阳光并适时通风,不干透不浇水,以防徒长。经过一个冬天的养护,扦插的脚芽在春季发育成10 - 20厘米高的幼苗。4月初将苗搬到背风向阳处(阳畦内不再覆盖),练苗1周后,即可分盆栽植。栽植时用普通培养土不加底肥,每盆植1株,分植时根丛中间要带些宿土(俗称护心土),如根系过长,可进行短截,以留3 -4厘米为宜。阳畦苗上盆,需带直径4厘米的土坨。

3、 培育壮苗

当苗高40厘米以上时根据各品种特性和母株长势的强弱,分别自5月中旬~6月中下旬进行摘心。凡矮生品种、晚花品种和生长势弱的品种应在5月中下旬摘心,凡植株高度中等和中期开花的品种可在6月上旬摘心,凡高秧种和早花种以及生长势过强的品种应在6 月中下旬摘心,以防止植株过高和开花过早。摘心后随时注意抹去母株上的全部侧芽,以促脚芽发生。若脚芽出土缓慢,可酌施速效化肥催芽,如脚芽过多,可将离茎基较近的剔除,酌留2-3 个由盆边长出的壮芽。

4 、盆土配置

一般用园土5份、腐叶土2份、圈肥2份、草木灰1份,再加入少量草炭、蛭石混合。

5 、上盆定植

7 月中旬以后经摘心和抹芽后的植株从盆土内萌发出脚芽苗,只选留从盆边生出的1个脚芽苗,其余的全部挖掉。等留下的脚芽苗高10厘米左右时脱盆另栽,及时上盆定植。把它们换入口径约为24厘米的盆内,脱盆后挖掉原有的盆土,仅保留护心土,并把脚芽苗栽在花盆的中央,老株靠在盆边。只填入用土总量的50%,然后压实浇水。

6 、养护管理

8月中旬以后,新株高达25厘米左右时,可将原来的老株齐土面剪掉。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于9月上旬和下旬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填土,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菊株高度,可控制浇水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B9。自剪掉老株至花蕾形成期间,气温比较高,可于晴天上午9∶00 -10∶00 浇水,黄昏和清晨严禁浇水,个别缺水的植株可少量喷灌,还可用1000 - 1500倍的B9溶液于7月中旬开始喷施菊株的生长点,每周1 次,遇雨可增加到2 -3次,9 月中下旬花蕾明显形成后,为防止花蕾受药害,可用300 - 500倍液B9罐根1 -2次。9月中旬花芽全部形成并进入孕蕾阶段,这时要用较长的细竹竿进行裱扎。花蕾形成至花蕾露色期间,气温较高,空气干燥,且菊株已成形,故浇水要充足,一般每日上午9∶00 -10∶00浇水1次,下午5∶00 - 6∶00向叶面喷1次清水,同时每隔7天可追施1次稀薄液肥,以麻酱渣水为最好,同时用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施肥次数的多少和浓度的大小应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凡花瓣宽大、花型紧密及肥硕的品种耐肥力都比较强,可施大肥。在追肥的过程中还应仔细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叶片向下翻卷并呈僵硬状态时,应停止追肥或少施。从全株来看,凡由下向上叶片逐渐加大生长,至花蕾以下第2 节长得比较粗壮,说明追肥量适当。

立秋以后到10月上旬,如果管理得当,不但顶芽逐渐肥大而形成花蕾,所有的腋芽不是萌发侧枝,就是形成侧蕾,故应尽早用小刀逐个将它们剥除,这一工作叫“剥蕾” ,以防止营养分散,保证顶蕾的充分发育。花蕾透色以后,花朵逐渐开放,为了延长花期,应将它们移入树荫下,防止阳光直射,同时减少浇水,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这时可将高出花朵的裱竿齐花盘底部剪掉,并进行最后一道裱扎,以防止花头折断。早霜之前全部转入室内,避开直射光养护。为保持美观,将叶片用喷雾器冲洗干净。花头上忌淋水。搬运时一定要仔细小心,否则硕大的花头极易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