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羊养殖技术?
一、麻羊养殖技术?
养殖麻羊需要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羊舍。日常饲养中多喂养草料,收割后清洗干净,确保不含杂物,将其晾晒后铡短,搭配少量的精料,放入其食槽中。
饮水要清洁干净,不含泥沙。适当安排运动,但要避免暴晒和淋雨,经常打扫羊舍,保持环境卫生。
二、麻鸭养殖技术?
合理配合日粮。此期是骨骼、肌肉和消化系统的发育阶段,所以在日粮中应增加糠、麸类及青绿饲料的用量。
管理。一是放牧。雏鸭脱温后,就可以放牧饲养。放牧前,先选择路线,一般为水深0.3-0.7米、天然饲料丰富、无障碍物、沿途无疫情的缓流水面。每日出牧、休息、放牧,均以气温和水量的高低而定。二是圈内饲养。没有放牧条件的,可搭设旱圈进行饲养。饲养密度为22-40日龄雏鸭每平方米5-7只,41-50日龄每平方米4-5只。同时,要有相应的运动场和水浴池。
三、灵山麻鸡养殖技术?
麻鸡养殖主张散养,选址最好是牧场或者果园,需用铁丝围起来。雏麻鸡最佳的养育季节为3至6月份,养育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放养前每天需要喂食6次,进入放养阶段可逐渐减少至每天喂养3次。
四、金锭麻鸭养殖技术?
从出壳到30日龄为雏鸭。管理措施如下:
①保温。清明前后,气温较低,应把雏鸭放进提前供温的室内。
第一周温度控制在28℃至30℃,第二周25℃至27℃。以后每周下降3℃至4℃,至室外温与室内温接近时不再加温。温度是否合适,可根据雏鸭表现进行调整。
②光照。1至3日龄的雏鸭需23至24小时的光照,3至10日龄需12小时光照。一周后天气晴暖时,将鸭赶到室外运动,并逐日增加运动量。
③合理的密度。一般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8至20只。并随着日龄的增大,降低饲养密度。
④育雏舍一周换晒一次垫草,并在中午打开窗门通风换气。
⑤及时试水开食。在雏鸭出壳后24至26小时,把雏鸭放到20℃至25℃的浅水盆内,仅使鸭脚浸水,让其边饮水边嬉水。并把煮至八成熟的小米或碎绿豆拌入em菌营养液,撒在草席或深色塑料布上,让其自由采食。3日龄后加喂青绿饲料,由少到多。但不可超过日粮的三分之一。5日龄后改喂配合饲料。
⑥开荤。3日龄补给小鱼、小虾和蚌、螺拌入em菌营养液驯化喂饲,日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⑦日粮的配合。把em菌营养液拌入饲料配成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面的日粮,其营养水平为代谢能2700至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9%至20%。
中雏麻鸭的饲养管理
出壳后引至50日龄的雏鸭为中雏鸭。
①合理配合日粮。此期是骨骼、肌肉和消化系统的发育阶段,所以在日粮中应增加糠、麸类及青绿饲料的用量。
②管理。一是放牧。雏鸭脱温后,就可以放牧饲养。放牧前,先选择路线,一般为水深0.3-0.7米、天然饲料丰富、无障碍物、沿途无疫情的缓流水面。每日出牧、休息、放牧,均以气温和水量的高低而定。二是圈内饲养。没有放牧条件的,可搭设旱圈进行饲养。饲养密度为22-40日龄雏鸭每平方米5-7只,41-50日龄每平方米4-5只。同时,要有相应的运动场和水浴池。
后备麻鸭的饲养管理
从50日龄至开产前为后备鸭。此期间按照中雏鸭的管理方法,限制鸭的体重,做好开产前的准备。一是调整日粮,减少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适当增加糠麸类饲料。二是减少日喂量,一般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三是增加放牧时间和路程。
产蛋麻鸭的饲养管理
①日粮配合。从开产前两周开始,即要求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5%,青绿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保持在1∶1。当产蛋率达到30%时,按产蛋的三个不同阶段(即产蛋初期、中期和高峰期)的营养水平配合日粮。产蛋率在65%以下时,饲料配方为:玉米62.4%、瓜干14.6%、麸皮13%、豆饼8.5%、骨粉1%、食盐0.5%。当产蛋率达到65%-80%,其饲料配方为:玉米70%、瓜干10%、麸皮8.5%、豆饼10%、骨粉1%、食盐0.5%。当产蛋率达到80%-95%左右时,其饲料配方为:玉米70%、瓜干7.5%、麸皮8%、豆饼13%、骨粉1%、食盐0.5%。饲喂次数,圈养鸭日喂4次,间隔时间相等,采食量每天15-20公斤/100只;放牧鸭日喂3次(放牧前、收牧后各一次,晚10点补喂1次)。
②种鸭群公母比例一般为1∶20~25。③产蛋阶段,每天保持14-16小时光照。④定时放水与饮水。冬春季每天放水1-2次,夏季2-4次。放水时间为20-60分钟。冬短夏长。
五、黑麻鸭养殖技术?
雏麻鸭饲养管理
从出壳到30日龄为雏鸭。管理措施如下:
①保温。清明前后,气温较低,应把雏鸭放进提前供温的室内。
第一周温度控制在28℃至30℃,第二周25℃至27℃。以后每周下降3℃至4℃,至室外温与室内温接近时不再加温。温度是否合适,可根据雏鸭表现进行调整。
②光照。1至3日龄的雏鸭需23至24小时的光照,3至10日龄需12小时光照。一周后天气晴暖时,将鸭赶到室外运动,并逐日增加运动量。
③合理的密度。一般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8至20只。并随着日龄的增大,降低饲养密度。
④育雏舍一周换晒一次垫草,并在中午打开窗门通风换气。
⑤及时试水开食。在雏鸭出壳后24至26小时,把雏鸭放到20℃至25℃的浅水盆内,仅使鸭脚浸水,让其边饮水边嬉水。并把煮至八成熟的小米或碎绿豆拌入em菌营养液,撒在草席或深色塑料布上,让其自由采食。3日龄后加喂青绿饲料,由少到多。但不可超过日粮的三分之一。5日龄后改喂配合饲料。
⑥开荤。3日龄补给小鱼、小虾和蚌、螺拌入em菌营养液驯化喂饲,日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⑦日粮的配合。把em菌营养液拌入饲料配成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面的日粮,其营养水平为代谢能2700至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9%至20%。
space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中雏麻鸭的饲养管理
出壳后引至50日龄的雏鸭为中雏鸭。
①合理配合日粮。此期是骨骼、肌肉和消化系统的发育阶段,所以在日粮中应增加糠、麸类及青绿饲料的用量。
②管理。一是放牧。雏鸭脱温后,就可以放牧饲养。放牧前,先选择路线,一般为水深0.3-0.7米、天然饲料丰富、无障碍物、沿途无疫情的缓流水面。每日出牧、休息、放牧,均以气温和水量的高低而定。二是圈内饲养。没有放牧条件的,可搭设旱圈进行饲养。饲养密度为22-40日龄雏鸭每平方米5-7只,41-50日龄每平方米4-5只。同时,要有相应的运动场和水浴池。
space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后备麻鸭的饲养管理
从50日龄至开产前为后备鸭。此期间按照中雏鸭的管理方法,限制鸭的体重,做好开产前的准备。一是调整日粮,减少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适当增加糠麸类饲料。二是减少日喂量,一般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三是增加放牧时间和路程。
space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产蛋麻鸭的饲养管理
①日粮配合。从开产前两周开始,即要求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5%,青绿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保持在1∶1。当产蛋率达到30%时,按产蛋的三个不同阶段(即产蛋初期、中期和高峰期)的营养水平配合日粮。产蛋率在65%以下时,饲料配方为:玉米62.4%、瓜干14.6%、麸皮13%、豆饼8.5%、骨粉1%、食盐0.5%。当产蛋率达到65%-80%,其饲料配方为:玉米70%、瓜干10%、麸皮8.5%、豆饼10%、骨粉1%、食盐0.5%。当产蛋率达到80%-95%左右时,其饲料配方为:玉米70%、瓜干7.5%、麸皮8%、豆饼13%、骨粉1%、食盐0.5%。饲喂次数,圈养鸭日喂4次,间隔时间相等,采食量每天15-20公斤/100只;放牧鸭日喂3次(放牧前、收牧后各一次,晚10点补喂1次)。
②种鸭群公母比例一般为1∶20~25。③产蛋阶段,每天保持14-16小时光照。④定时放水与饮水。冬春季每天放水1-2次,夏季2-4次。放水时间为20-60分钟。冬短夏长。
六、麻虾的养殖技术?
麻虾又叫周氏新对虾,是一种生长较快,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的良种虾。麻虾一般经六、七个月的饲养,体长达到10公分以上即可出售。麻虾肉嫩昧美,营养丰富,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麻虾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一、虾塘的条件和清理:
虾塘应选择地处中潮线,底质平坦,咸水在1.006 -1.026之间的河口或内湾建造为好。虾塘每口面积10-20亩,水深2米左右。我省沿海地处热带,夏秋季天热水温高,变幅大,水浅不利于麻虾生长。每个虾塘应设水泥结构的排灌水闸.闸门宽1米左右,利用潮汐的涨落,进行排灌,以调节虾塘的水质,保证虾快长易大。在养虾前一个月,用2 ppm浓度鱼滕精或用2sppm浓度的茶麸进行清塘消毒,杀灭鲈鱼、虾虎鱼、五须虾、青蚧、水蛇等一切敌害和竞食对象,为保证虾的安全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放养前的准备和养殖方法:
麻虾在体长六公分以内的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如桡足类无节幼体等。因此在放养前7 -10天,每亩施投300-500斤人畜肥,促使浮游动物尽快繁殖起来,有些地方在虾塘内投放卤虫卵,待孵化后作幼虾饲料,效果也很好。
接着,即可放养虾苗。每亩一般放养一、二公分的虾苗1.5-2万尾。虾苗放葬后的两个月内,要继续定期施放入畜肥或化肥,以保证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对虾体长长到六公分的中虾阶段时,开始转食红肉、薄壳、钉螺等小贝类。每天投放量为其体重的30-50%。投时先把这些小贝类压碎,每天分早晚两次,投在虾培四周的浅滩上,以便对虾摄食。如用小鱼小虾代替,则用量减半。
三、做好饲养管理和防灾灭害工作:对虾放养后,每天早晚进行巡塘,观察虾的摄食和活动情况、塘水变化、堤围闸门是否漏水等。水色以黄绿色、微绿色为好,如出现深绿色或褐绿色,表明水质过肥,蓝绿藻大量繁殖。这样,会引起氧气不足,使对虾早上浮头,食欲不振,影响脱壳生长,甚至发病死亡,此时,可利用潮位差,进行换水;低潮时用水泵换水或用增氧机增氧。
灾害主要是高温、台风和暴风,常引起虾塘内水温,水质、水位和成分突然变化,因此要及早预防。敌害主要是一些肉食性鱼类、蚧类、鸟类和水蛇、水獭等.在早晚巡塘时,注意捕杀,免除后患。
七、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
雏麻鸭饲养管理
从出壳到30日龄为雏鸭。管理措施如下:
①保温。清明前后,气温较低,应把雏鸭放进提前供温的室内。
第一周温度控制在28℃至30℃,第二周25℃至27℃。以后每周下降3℃至4℃,至室外温与室内温接近时不再加温。温度是否合适,可根据雏鸭表现进行调整。
②光照。1至3日龄的雏鸭需23至24小时的光照,3至10日龄需12小时光照。一周后天气晴暖时,将鸭赶到室外运动,并逐日增加运动量。
③合理的密度。一般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8至20只。并随着日龄的增大,降低饲养密度。
④育雏舍一周换晒一次垫草,并在中午打开窗门通风换气。
⑤及时试水开食。在雏鸭出壳后24至26小时,把雏鸭放到20℃至25℃的浅水盆内,仅使鸭脚浸水,让其边饮水边嬉水。并把煮至八成熟的小米或碎绿豆拌入em菌营养液,撒在草席或深色塑料布上,让其自由采食。3日龄后加喂青绿饲料,由少到多。但不可超过日粮的三分之一。5日龄后改喂配合饲料。
⑥开荤。3日龄补给小鱼、小虾和蚌、螺拌入em菌营养液驯化喂饲,日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⑦日粮的配合。把em菌营养液拌入饲料配成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面的日粮,其营养水平为代谢能2700至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9%至20%。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中雏麻鸭的饲养管理
出壳后引至50日龄的雏鸭为中雏鸭。
①合理配合日粮。此期是骨骼、肌肉和消化系统的发育阶段,所以在日粮中应增加糠、麸类及青绿饲料的用量。
②管理。一是放牧。雏鸭脱温后,就可以放牧饲养。放牧前,先选择路线,一般为水深0.3-0.7米、天然饲料丰富、无障碍物、沿途无疫情的缓流水面。每日出牧、休息、放牧,均以气温和水量的高低而定。二是圈内饲养。没有放牧条件的,可搭设旱圈进行饲养。饲养密度为22-40日龄雏鸭每平方米5-7只,41-50日龄每平方米4-5只。同时,要有相应的运动场和水浴池。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后备麻鸭的饲养管理
从50日龄至开产前为后备鸭。此期间按照中雏鸭的管理方法,限制鸭的体重,做好开产前的准备。一是调整日粮,减少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适当增加糠麸类饲料。二是减少日喂量,一般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三是增加放牧时间和路程。
麻鸭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
产蛋麻鸭的饲养管理
①日粮配合。从开产前两周开始,即要求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5%,青绿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保持在1∶1。当产蛋率达到30%时,按产蛋的三个不同阶段(即产蛋初期、中期和高峰期)的营养水平配合日粮。产蛋率在65%以下时,饲料配方为:玉米62.4%、瓜干14.6%、麸皮13%、豆饼8.5%、骨粉1%、食盐0.5%。当产蛋率达到65%-80%,其饲料配方为:玉米70%、瓜干10%、麸皮8.5%、豆饼10%、骨粉1%、食盐0.5%。当产蛋率达到80%-95%左右时,其饲料配方为:玉米70%、瓜干7.5%、麸皮8%、豆饼13%、骨粉1%、食盐0.5%。饲喂次数,圈养鸭日喂4次,间隔时间相等,采食量每天15-20公斤/100只;放牧鸭日喂3次(放牧前、收牧后各一次,晚10点补喂1次)。
②种鸭群公母比例一般为1∶20~25。③产蛋阶段,每天保持14-16小时光照。④定时放水与饮水。冬春季每天放水1-2次,夏季2-4次。放水时间为20-60分钟。冬短夏长。
八、麻鸡养殖技术和配方?
1、育雏前准备
育雏舍内必须在2周前按程序彻底清洗和消毒。在进入小鸡前1-2天预热小鸡舍,检查小鸡舍和室温是否达到标准温度。
2、饮用水和开食
先饮用后开食,饮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抗生素、电解质和多维等有很好的效果。饮水2-3小时后,约2/5的小鸡在寻找食物时可以开食。
3、温度和湿度
小鸡各阶段的温度应逐渐变化,小鸡头3天内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育雏后期最理想的温度范围为15-20℃,一般为1-2天龄33-34℃、3-4天龄32℃、5-7天龄31℃、2周龄30℃、3周龄26℃、4周龄22℃、5周龄20℃、6周龄18℃。湿度为1-10天龄为60%-70%,10天龄后为55%-60%。
4、养殖密度
理想密度为0-2周龄25只/平方米,3~6周龄15只/平方米。
5、光照
通常育雏期光照的使用原则是减少后恒定:1-3天龄24小时光照,强度为4瓦/平方米。从4日龄开始每天晚上缩短光照时间0.5小时,照度为3瓦/平方米。5周龄的自然光照射10小时。6周龄的自然光照射9小时。7-8周龄的自然光照射8小时。
6、通风
鸡舍保持适当的通风,降低室内氨和水分,使鸡舍保温,没有过堂风。
7、营养
育雏日粮能量浓度为12.1-12.5兆焦/公斤,蛋白质为21%,可直接使用肉仔鸡0-21和4周龄后蛋白质可降至19%左右。具体请参考各种饲养标准。
二、麻鸡养殖的预防方案
1-3日龄,肠道和营养用药,饮水饲喂,以养殖数量定量;9-13日龄,呼吸道用药,饮水饲喂,以养殖数量定量,中药混合;15-18日龄,肠道和球虫用药,饮水饲喂,以养殖数量定量;30日龄,肠道用药,每月混合1次中药拌料;35日龄出栏机动。
三、麻鸡养殖的免疫方案
7日龄,用新支二联苗点眼、滴鼻,1ml点15羽;14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饮水饲喂,1.3倍饮水;21日龄,用新支二联苗,饮水饲喂,1.3倍饮水;28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饮水饲喂,1.3倍饮水。
四、麻鸡养殖的饲喂方案
1-3日龄,料号为熟碎玉米,喂食加清油;3-10日龄,料号510#,直接饲喂;10-30日龄,料号健源1#浓缩料,用120斤玉米拌1袋浓缩料喂食;30-60日龄,料号健源2#浓缩料,用140斤玉米拌1袋浓缩料喂食;60日龄-出栏,料号健源3#浓缩料,用160斤玉米拌1袋浓缩料喂食。
九、新北麻鸡养殖技术?
一、闽中麻鸡的生产性能
1.父母代生产性能:
开产周龄:20周 产蛋高峰(85%):32周
开产体重:1.9公斤 平均受精率:92%
50%产蛋率:25周 平均出雏率:86%
2.商品代生产性能:
日龄 性别 体重 料肉比
70 公鸡 1.65公斤 2.3:1
70 母鸡 1.35公斤 2.5:1
二、闽中麻鸡饲养管理要点
1、进雏前的准备
(1)消毒:进雏前1周,将所有设备清洗、消毒放置好,门窗关闭,用
甲醛(4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20克/立方米)熏蒸24小时,如密闭
不好,可用2%——3%氢氧化钠泼洒地面和四周墙壁。
(2)垫料:采用地面育雏的,室内铺好干燥无霉变的麦秸或锯未等垫料。
(3)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35℃,夏天温度可稍低。相对湿度为
60%——70%。
(4)器具:饲槽、饮水器按30——50只鸡/套,照明灯2.7瓦/平方
米配置。
十、猪麻锯鱼养殖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管理:猪麻锯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水质清洁、无毒素和适宜的温度、pH值等。
水温控制:猪麻锯鱼适合在温度为20~30℃的水中生长。
饲料管理:选择营养丰富的饲料,合理投喂。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群,做好疾病预防。
密度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密导致生长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