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姬菇的养殖方法?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4-09-21 04:07 0 0条评论

一、黑姬菇的养殖方法?

播种:

1、品种:常用品种有无孢五号,冀农11号和西德89。

2、播期:姬菇适宜出菇温度10—18℃,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5—28℃。菌袋内由于发酵热和生长热温度一般比气温高3—7℃。因此秋季气温稳定在18—22℃时为姬菇最佳接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根据品种不同和市场需求,接种期可适当提前和延后,晚秋接种种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3、栽培料配方:棉籽皮87.6%,麸皮5%,石膏2%,石灰3%,过磷酸钙2%,尿素0.3%,多菌灵0.1%,每百公斤干料加三十烷醇40毫升,料水比为1:1.4。4、栽培料制作:将配好的料混匀拌水后,堆成宽1米,高1米,长不限的料堆,然后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2—3天堆温可上升至60℃左右,即可翻堆,每天翻一次,共翻2—3次,每次翻堆后,料表面应喷施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或400倍敌敌畏杀虫。一般发酵4—5天即可散堆降温(晚秋播种堆闷2—3小时),当料温降至30℃左右时即可装袋接种。

5、装袋播种:(1)栽培袋的制作。用折径22厘米,厚0.03毫米的聚乙烯筒料,裁成48厘米长的料袋。袋上用大号缝衣针扎三排透气孔,每排扎孔9个。透气孔的位置,距袋头100毫米处和袋中间处各1排。装料前用大头针将袋一头别好。(2)播种。先将无污染的适龄菌种掰成红枣大小备用。接种多采用四层料三层菌(或五层料四层菌)的层接种法。袋两头的培养料厚度1—2厘米,中间料层分布均匀,菌种贴着袋壁。播种量一般占干料重的15—20%。播完种后在中间纵向扎一直径2厘米的透气孔,然后用大头针封口。装料高度一般为30—33厘米,每袋干料1—1.5千克,湿重不低于2.3千克,装料松紧度以手托菌袋有弹性、不松软,不坚挺为宜。

发菌管理:

1、发菌场地及排放方式:10月中旬前接种的可在室外发菌,播种后将菌袋移至阴凉通风处,井字排列,高度不超过5层。10月中旬以后接种的需室内发菌,排袋高度可增至7—8层。

2、倒垛:发菌期间每7天倒垛一次,以利均衡发菌。

菇期管理:

1、菌袋入棚码垛:播种后发菌20—3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即可入棚码垛,一般垛高8—11层。

2、保温:出菇最适宜温度10—18℃,出菇前期气温较高,以遮阴通风降温为主。晚秋和初冬,室温适宜,保温降温相结合。进入冬季后,以保温增温为主,棚温低于5℃要人工增温。

3、保湿:出菇适宜湿度为85—95%。菇棚增湿措施有:一是畦沟内灌水,每7天一次。二是用喷雾器向棚内墙上和空气中喷雾状水,喷时不得向菌袋菇蕾上喷。

4、通风:出菇前期室外气温较高,菇棚内温度15℃以上时,以昼夜大通风为主。一般夜间将棚南北两边的塑料膜支起3—6处,支起高度为20—30厘米。晚秋和冬季,菇棚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每天早晨和中午各通风1—2小时即可。姬菇属变温出菇,在管理中要注意人为拉大温差。

5、调节光照:姬菇生长发育需充足的散射光,避免直射光,用遮荫物将棚内光线调节到白天各处均能看清报纸为宜。

6、后期注意补水、追肥。姬菇出一、二潮菇后,菌袋水分和养分消耗较大。可结合补水,注意添加营养物质:每百公斤水加尿素0.4—0.7千克,白糖或葡萄糖0.2—0.5千克,硫酸镁0.1千克,三十烷醇40毫升,石灰0.5—1.0公斤。有条件的还可添加适量微肥,如丰菇宝、菇丰等。具体补水追肥方法:将配好的营养液装入大盆或大桶内,置于距地面2米以上高处用专用注水器逐袋注水,每袋注水0.4—0.75千克。第一次注水后,每出一潮菇注水一次,一般注水3—4次。

病害防治:

姬菇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杂菌是粘菌,发现后应及时将染有粘菌的菌包处理掉。主要虫害是菇蝇和红蜘蛛,可用25%杀菌酯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也可用磷化铝进行熏杀。在防治害虫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将农药喷到菇体上,故应在未出菇前或采菇后用药。

采收加工:

当一丛姬菇中最大的菇伞达到28—30毫米时,为该丛菇采摘的最佳时期。采菇后剪去带培养料的菇脚,然后逐根撕开姬菇,按级分别放置,如售鲜菇即可装袋出售。如盐渍需及时煮熟,并按每公斤熟菇加0.4千克食盐的比例混匀装入大罐中盐渍,一般15天后即可出售。

二、珊瑚红菇的养殖方法?

红菇珊瑚分布在印尼,饲养要求:水温在21-28℃,水流:中等,光照:中等。容易饲养。饵料是浮游生物。

红色品种能在紫桃色与鲜红色之间变化。很容易饲养。总的来说,需要中等的光照,如果光很强,把它们放在低处。需要弱到中等的迂回水流,太强的水流会使它无法充分伸展。有一定攻击性,需要与其他固定的无脊椎动物保持足够的距离。

三、金针菇的养殖方法?

金针菇的养殖首先是要将种金针菇放在麦麸或者是熟石灰,加上水充分搅拌,然后放在塑料袋中温半个小时。

然后将菌种掰成小块,覆盖上培养料用薄膜盖好,温度要掌握好。当涨到13~15公分左右就可以进行采摘。

四、水培金针菇的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期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北方地区可移至室内越冬。它稍耐阴,畏强光暴晒,所以生长期可养在半阴散光处,避开直射的强光。湿润环境中利于生长,应该及时浇水,坚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干燥时喷水保湿。。。。

五、平菇的养殖方法和管理?

一、种植时间平菇多在春季、秋季、冬季进行栽培,在北方地区一般是从9月开始播种,一直播到第二年的2月底,夏季高温季节虽然也能栽培种植,但是病虫害比较严重,产量也比较低。

二、场所消毒平菇种植的场所要处理好,应采取石灰水刷墙、生石灰撒地的方法来消毒,也可以使用硫磺熏蒸,通过消毒杀菌处理后,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利于平菇的生长。

三、准备原料培育平菇的原料很多,比如玉米秸、玉米心、麦秸、稻草、野草、麸皮、木屑等,可用麦秸60%、玉米秆40%来配制,也可用野草50%、玉米心50%来配制。注意,如果使用玉米秆或玉米心,在使用前要用铡刀切成豌豆大小的颗粒,不能使用发霉的秸秆,如果使用草料的话,要切成2-4厘米长的小段。

四、装袋杀菌将配制好的原料装入袋子里面,然后压成菌棒放入蒸汽锅中蒸汽消毒处理,放进密封的环境下,促使慢慢发酵。

五、接种菌丝选择合适的菌种,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在无菌环境中接入菌丝。接种之后要加强养护管理,保持充足的散射光,向空中喷雾保持空气湿度,注意通风换气。

六、牛肚菇养殖方法?

(1)环境净化 采用接种室或接种箱、接种帐接种,事先应消毒,采用气雾消毒剂,每立方米5-8克,点燃产生气体消毒。

(2)菌种预处理 先拔掉菌种瓶口棉塞,用塑料袋包裹瓶或袋口,然后搬进接种室内,再用接种铲伸入菌种瓶袋内,把表层老化菌膜挖出。如出现白色扭结团的质基也要挖出,并用棉球蘸75%酒精,擦净瓶内壁四周,然后搬进接种室内。若是扎袋头的菌种,开袋口同样方法处理好菌种后,把袋口扭拧后搬进接种箱内接种。

(3)接种无菌操作接种环节的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七、茨菇花养殖方法?

种植方法如下: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低温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

八、猴头菇山林的养殖方法?

猴头菇菌种母种是辽宁省新宾县野生品种分离的自制品种,其菇色、菇形及品质优于市场常见品种。

配方:阔叶树细木屑70%、麦麸20%、粉碎玉米芯(秸杆)9%、白糖石膏粉1%,含水量60%~65%,pH 值6.0~6.5。母种、原种、栽培种的生产技术具体按NY/T528-2010执行。

1.2 菌棒生产

菌棒为出菇生产的培养基棒。菌棒生产的备料时间可在11 月至翌年2 月。具体按NY/T 5099-2002执行。

配方:阔叶树粗木屑69%、阔叶树细木屑15%、麦麸15%、白糖石膏粉1%,含水量60%~65%,pH值6.0~6.5。

按照配料称重→干拌→湿拌→装袋扎口→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培养与管理的流程进行菌棒生产。将主料和辅料按比例(约5∶1)拌匀后装入17 cm×33 cm 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厚0.05 mm)筒袋内,经灭菌、接种后放入发菌棚中进行发菌管理,达到菌棒成熟标准。

九、藏灵菇的养殖以及清洗方法?

每天用纯牛奶泡着,不能温度太低,不能晒。放在常温下养,夏天时只要养四到六个小时、就可以把纯牛奶发酵成酸奶、纯天然的。

用凉开水,忌用自来水,我家都是用凉白开洗的,长得挺快的。虽然自来水里微生物含量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自来水里的消毒剂会造成一定影响。

十、灰平菇在家养殖方法?

一、配置养料

灰平菇喜欢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养料中,多使用棉籽壳、木屑、麸皮、花生壳、玉米秸秆进行进行配置,将这些基质混合后需要添加过磷酸钙、水和石膏,让其更快的发芽。培养料的含水量应为60%~65%左右,以用手握指缝中略微有水渗出来,但是不会滴落为宜,拌料后要堆料3-5天。

二、建设菇房

菇房要在地势高、接近水源的地方建立,使用石灰、水泥均匀的涂抹地面和墙壁,并设置床架,床架底部铺上农用薄膜,把培养料铺上床架上,使用木板将其拍实,培养料厚度为10-15cm左右为宜,温度低的话,培养料可厚一些,气温高的话,培养料要薄。

三、进行播种

在将培养料铺好后,把健壮的菌种播种,可用穴播法,穴距应在5-8cm左右,深度为3-5cm,最后还要覆盖一层菌种,再盖上一层薄膜,这样有利于保湿。

四、出菇管理

在播种后,应该将菇房温度维持在15~20℃左右,湿度应在70%左右,如果温度高的话,可把薄膜掀开通风、降温,在播种后10天左右需要每天都把薄膜掀开,每次通风20分钟。如果有杂菌长出的话,需及时拔掉。在播种一个月左右,菌丝会从培养料中长出,此时要揭掉薄膜,并把温度控制在15℃左右,适量喷水进行保湿,提高湿度在90%左右,一个星期左右可以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