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快开始了,请问该怎样复习,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知识?
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快开始了,请问该怎样复习,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知识?
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范围 一、科学探究 结合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的事实、现象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分裂与分化 4、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四、生物圈中的动物 1、 动物的主要类群: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2、 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类型 五、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六、生物圈中的人 1、 六大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呼吸系统的组成;气体交换过程。 3、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途径。 4、肾脏的结构;尿液的形成。 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人体的免疫功能。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 1、植物的生殖:花的结构;传粉与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植物的无性繁殖; 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3、人类的生殖:生殖系统的结构;胚胎发育。 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遗传的物质基础 2、 性状的遗传 3、 生物的变异 九、生命的演化 1、 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2、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3、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 十、生物与环境 1、 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十一、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望你照着此范围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求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物质 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分子:如由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
纯净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一种物质)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2SO4 、NO3
碱 NaOH、 Ca(OH)2 、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