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简述(鲜花知识新青年)
一、围城简述
《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作者钱钟书1910—,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是位学贯中西而富才情的学者。《围城》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围城·序》,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先后完成了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内容简介: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方鸿渐海外游学数年,回国前花了几十块美金到一个爱尔兰人处弄得一纸假文凭骗过父亲与岳父。真才实学的苏文纨喜欢他,而他喜欢美丽纯真的唐晓芙,最后由于他与这对表姐妹之间的种种误会,暂且离开了上海,稀里糊涂地与同在三闾大学教书的孙柔嘉结了婚。婚后,方鸿渐对一直喜欢苏文纨的挚友赵辛楣说:若是你真娶了苏小姐,会觉得也不过尔尔。这也算是他在婚姻城堡中的感悟吧。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钱钟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
简评人物性格:
《围城》表现出了对世态人情的精微观察与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作者刻画才女型人物苏文纨的矜持与矫情,小家碧玉式的孙柔嘉柔顺后面深隐的城府,可谓洞幽烛微;而对嘴上机敏而内心怯弱、不无见识而又毫无作为的方鸿渐的复杂性格心态的剖析,则更是极尽曲折而入木三分。《围城》的描写,自始至终又都贯穿着嘲讽的喜剧情调。小说的基本情节,都围绕着方鸿渐展开,小说的诸多人物,场面也大都从方的观点展现,方的观人阅世的挪揄态度,以及隐含在他背后的小说作者的嘲讽口吻,交错交融,使《围城》的讽刺门手法别具一格。
《围城》的叙述并不完全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作者常常旁逸斜出,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使小说语言的知识容量大为增加,但有时枝蔓过多,略有炫耀知识之嫌。
《围城》1947年在上海初版发行,198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增加了作者补写的“重印前记”一篇。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作有《记钱钟书与〈围城〉》,对《围城》的写作情况及小说中某些人物与原型的关系,有很风趣的记述,可以参看。
二、某盐酸的质量分数是37%,密度为1.18g/cm^3.求这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设溶液为1升, 则溶液质量=1000cm^3*1.18g/cm^3=1180g HCl质量=1180g*37%=436.6g HCl物质的量=436.6g/36.5g/mol=11.96mol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1.96mol/1L=11.96mol/L
三、发型师 最主要要有怎样的态度
发型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士,就必须有最基本的要求,不论仪表,举止或是谈吐以及专业知识技术,沟通技巧,真才实学的专业技能,不断自我完善的敬业态度,都是一个专业发型师所必须掌握的。
素质两个字,现在被屡屡提及。其真正涵义,即指在生理、心理、品德、知识及智能各方面给人的整体感觉或是评价,这种从里到外为出发点的观察方式,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外在素质、内在素质、知识素质、技术素质。
外在素质的修饰
外在素质可单凭外表直觉,其包括一个发型师的容貌、形体、风度、所质、言谈和举止等方面。
外在素质不是指每一个从事美发工作的都必须是俊男靓女,它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美:
自然素质:就是发型师本人与生俱来的容貌和形体的特征,属于遗传性的素质。对于发型师而言,基本自然素质的严格掌握是必要的,如:五官端正、体形适中等。
仪表美:仪表是一个人最先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外在形象。指人的衣着、造型、举止、风度、气质及表情。发型师的职业是对美的创造和维护,其仪表应和高尚的职业形象相呼应,要求:服装整洁;举止礼貌;表情亲切;自我尊重。
语言美:语言的魅力是无限的。发型师的语言美,包括:准确;简洁;感情丰富;幽默;文雅。
内在素质的培养
内在美最主要表现在一个高度负责的行为及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上,敬业、和群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不骄傲、亲切的待人处事,谦恭有礼“这些都是内在素质散发出来的无形吸引力,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品德。事实上,美发是一种技术和理论高度结合的事业,内在素质是慢慢让客人体察出来的,一旦被肯定之后,顾客会主动投以“信心”、“信任”、“信赖”。
技术素质要求正确熟练
技术素质即表示打理客人发型的能力,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实际应用的水准,不是为了装饰门面,发型师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吸收,同时不能忽视基础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新的手法,新的应用技术与现在诸多仪器结合,可以使美发的工作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不能自我满足或是固步自封,那会阻碍技术素质的更加精进。
知识素质要博而深
面对美发发展模式的快速变化以及新观念的建立。发型师应认真审视自己知识结构及信息收集能否赶上时代步伐,及时充实及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发型师所要的信息及知识,不仅在专业领域中要深入,对一般知识要有博学的观念。你面对的客人,肯定你、信任你之后,便会成为你的朋友,甚至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如果发型师知识越广博,越能和客户交换看法,解答顾客的种种问题。
特殊素质
审美的素质:要有美的整体观,综合判断顾客的脸型,以美学的角度来修饰缺点及展现优点。除了先天禀赋之外,平日多加观察研究及吸收旁人的经验、专家解说,是可以强化之方面素质的。
素描的素质:发型师的审美观和客人的审美观可能有差异良好的素描能力可以预先简单地描绘,让客人一目了然,很容易就能产生一致的共鸣或取向决定,也可少减少事后客人感觉不满意的情况发生。简单的脸部素描、身体素描是用心练习或通过素描专家的指导,而培养的素质。
当然,并不是说具备了以上这些素质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发型,但不具备这些素质的发型师,一定不能出人头地,更不要说成为领导者或者拥有自己的沙龙了。
所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应该成为每一位发型师的目标。
以上是借鉴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