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乞丐叫叫花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4-29 18:18 0 0条评论

一、为什么乞丐叫叫花

乞丐何以被称为是“花子”?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乞丐俗称叫化子,从元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就常常会见到这两个字。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合汗衫》:“我绕着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汤和这残菜。”这里,“叫化”是一个动词,渐渐地,人们将叫化剩汤残饭的人称为是叫化子,再将“叫化子”通俗地称为是“花子”,乞丐就变成花子了,这就是“谓乞儿为花子”的由来。

再一个原因,古时天津,职业乞丐,上街讨饭,手中都拿着一只花棍,一路乞讨,一路舞动,这就是天津俗称的打花棍。

有一出京剧,李逵回家,见到老母亲时,老母亲的眼睛已经瞎了,李逵为了引起他老娘的记忆,就给他老娘唱起了儿时的童谣:“打花棍儿嘿,正月正。”这就又是山东一带地方的风俗了。中国乡间,认为有乞丐来行乞,是一种吉象,因为这个地方的粮食多,乞丐才会找上门来行乞。所以,每到过年,为了祈求好年景,乡间的孩子们就扮作乞丐,在村里凑热闹。孩子们如何扮作乞丐呢?就是手拿花棍沿街表演,也就是李逵小时候常玩的一种游戏。再演变到最后,每逢过年,乡间都有人表演打花棍,就和扭秧歌一样,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了。

天津卫,直到50年代,每逢过年,天后宫还卖花棍,是一根小木棍,上面缠着花纸条,花棍上系着几个小铃铛,耍起来铃铃作响,甚是好玩。这种花棍,乞丐们拿在手里,既是行乞的象征,有时候也用它打恶狗。狗这种动物欺侮人,还专门欺侮穷人,人家人穷志不穷地宁肯行乞也不偷不抢,干狗的屁事?

偏偏狗眼看人低,你行乞,狗先看你不起,恶凶凶地向你叫起来了。遇见恶犬怎么办?那只花棍儿就有用处了。所以,天津人也把叫化子们手里的花棍叫作打狗棍。“三十六行,打狗卖糖”,打狗,就是行乞。

天津人骂一个人是花子,并不等于说这个人是乞丐。天津人把那些作事不漂亮的人,通称是花子。天津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下饭馆,一定得点几样菜,看见有人只要一碗面汤,“花子”,太小气了。而且,各行各业,还把那些技术不行的力巴儿,也称作是“花子”。同行是冤家,向一个人问起谁谁谁的手艺怎么样?“别找他,花子。”表示这个人的手艺不行,作不出漂亮活儿来。

天津人骂一个人是“花子根儿”,那就更刻薄了。更为有趣,还是女性朋友之间,常常用“花子根儿”一语相互取笑,未必就是恶意:“小花子根儿,夜儿个你哪儿去了,打了半天传呼也没呼着你。”带着三分的娇气。中国话的特点,一些贬意词,有时会变得非常亲昵,似《西厢记》,张君瑞看见崔莺莺,先说了一句“可憎模样”,变成时下词语,就是“瞧你那小可恨模样”。这里,“可恨”就变成可爱了。天津姑娘之间相互说“小花子根儿”,是表示对于对方的欣赏,相貌俏,会撒娇,让人爱不够,“小花子根儿”,骂一句,倒显出心中的无限喜爱。

将“小花子根儿”变成“老花子根儿”,就没有一点喜爱的意思了,常听见老姐妹们骂“老花子根儿”,那是骂她们家的穷老头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逢年过节的儿女们来了,派他去买菜,只买了一堆臭带鱼回来,明摆着有活螃蟹,明摆着有大鲤鱼,他就是舍不得买,“老花子根儿”,恨得咬牙切齿。

孩子在学校上半天学,中午母亲把孩子接回来,头一件事,先给孩子洗洗“小花子脸儿”,虽然花子就是乞丐,但这时,你不能说洗洗小乞丐脸儿。母亲爱孩子,她可以骂小花子脸儿,你不能说她的孩子是乞丐,此中的含意,那可是太微妙了。

二、一时,二时,十时,十一时分别是哪些花的开放时间

凌晨、中午一时二时均无花开放

十时乳头状草、半枝莲花开

十一时大爪草、伯利恒之星花开

早1~3时无花开放,13、14时无花开放

3时 蛇床花开;

4时 羊须草、牵牛花开;

5时 蔷薇花开;

6时 斑纹猫耳、龙葵花开;

7时 非洲金盏花、芍药花开;

7点30分 郁金香花开

8时 鼠耳紫苑、莲花开;

9时 多刺苦菜花开

10时 乳头状草、半枝莲花开;

11时 大爪草、伯利恒之星花开

12时 午时花、受难花、马齿苋花开;

正午前后鹅乌莱开花

13时 石竹花闭合

14时 深红紫繁缕闭合

15时 万寿菊花开;小鸢花闭合

16时 万寿菊花开;旋花闭合

17时 紫茉莉花开;白荷花在闭合

18时 待宵草、烟草花开;

19时 月光花、剪秋罗花开;

20时 夜来香花开;

21时 昙花开

三、江阴珍奇植物

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的红豆村,有一株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的古红豆树(Ormosia hosiei)。她以其古老、珍稀、奇异和美好的传说,备受世人的喜爱。 据《江阴市志》记载,这株红豆树已有1400多年了,树高8米,基干径290厘米,冠幅达111平方米。树干基部即分二杈,一朝西南、一朝东北。近年来,有学者因此树地处红豆生长的适宜地带的北缘,又是惟一的一株具有半落叶红豆树特性,因而将其单列为蝶形花科红豆树属中的专门一种,名曰:“顾山红豆”。显见其无比的珍稀了。更为奇特的是,此树常年开花不多,结实更少,但每遇气候异常,如大旱、大涝之年,便会开花结果,且气候越异开花结果越多。如1991年初夏之季,长江下游暴雨成灾,此树在5月满树开花,秋后结实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所以,有人说这株红豆能预测年岁丰歉,以警世人,可见此树有很强的物候感。 这株古老的红豆树还有不少美好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相传古时梁代的南梁武帝笃信佛教,在全国遍建庙宇,在江阴顾山建了一座“香山观音寺”,并在寺中建有一“文选楼”,太子萧统代父出家,一为回避宫廷无情的争斗,二则是欲静心编撰《昭明文选》。在他留驻顾山期间,一日在集市偶遇一名美貌女子,两情相悦,互生爱慕之情,奈因门户、声誉等原因,终难成眷属,只好怨鸟分飞。这名女子却因相思成疾,不久而逝。太子闻之,哀痛不已。遂在该女生前所居之处手植了这一株红豆后离去。这一美丽而凄婉的传说,为千年红豆更增添了一分魅力,令海内外游人所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