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的知识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4-24 15:18 0 0条评论

蔷薇花的知识

摘 要: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野蔷薇(R.multiflora Thanb.)、湖北蔷薇(R.henryi Bouleng)、小果蔷薇(R.cymosa Tratt.)、粉团蔷薇(R.multiftora Thunb.var.cathayensis Rehd.et Wils.)是皖西大别山区产蔷薇属(Rosa L.)的几种常见野果,测定了这几种野果的维生素C、还原糖、粗蛋白等含量及几种矿质元素含量等指标,同时也测定了果实的直径、平均粒重、核肉比等一些生物学指标,研究表明,这几种野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著者文摘]

关键词:皖西大别区 蔷薇属 野果 营养成分分析

分类号: S759.83[免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相关文献: 相关文献

蔷薇属于蔷薇科常绿灌木。特性喜冷怕热,爱阳忌阴,耐肥畏瘠,喜欢在水足肥丰的土壤生长。蔷薇花常是6-7朵族生,为圆锥状伞房花序,生于枝条顶部,花径约3厘米,每年只开一次。蔷薇科植物通常是5出数植物,一般花瓣是5的倍数,雄蕊5枚,花萼5片,花药纵裂,子房下位。

蔷薇科是一个包括124属3300余种的大科。中国是蔷薇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全国约有51属近1000种,人们喜爱的许多水果和干果如苹果、梨、桃、杏、李、批把、木瓜、榅桲、山楂、扁桃;观赏植物如蔷薇、碧桃、樱花、梅、绣线菊、唐棣、旬子;芳香植物如玫瑰、珍珠梅;药用植物如郁李、木香、龙芽草、委陵菜等都属于蔷薇科。

比起同属的月季和玫瑰,似乎更喜欢蔷薇。可能因为她一种多情的花朵吧,娇小而带刺。没有玫瑰那浓郁的香气,也不似月季那样月月开花不败,不象苹果树那样给人无限果实的期待,也没有梅花岁寒犹抱枝头的冷傲与坚韧。她只是一种只在每年春夏开放的花朵,淡淡却暧昧的粉色便是她的衣裳,恬淡悠然便是她的灵魂。蔷薇,似乎更能被用来借喻情人:玫瑰太浓艳,所以只适合轰轰烈烈的爱情,樱花太伤感,似乎只象征过眼即逝的时光,而唯有蔷薇在两者其中,代表若即若离的爱情,特别是一些模糊不清的爱恋。

同玫瑰一样,蔷薇多刺,好比爱情。爱一个人不是拔光她的刺,而是容忍对方的,努力不让自己被刺到并且也不让自己的刺伤害对方。从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整理枝条,经常会被扎到,也只能一笑置之了。谁让我喜欢呢。

另外,这里顺便提一下,蔷薇科还有一种小白花,叫荼蘼,可惜我没有。因为特别想到了亦舒的《开到荼蘼》,开到荼蘼花事了,小小地感慨一下

栀子花的知识有哪些

栀子果入药,主治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规,吐血,眼结膜炎,疮疡肿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蚕豆病,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扭挫伤。根入药主治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栀子花采收加工

9~11月间摘取果实,除去果柄等杂质,入甑中微蒸或沸水(可加明矾)中微煮,取出后晒干。果实不易干燥,故应经常翻动使通风良好,以免发霉变质。根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栀子栽培2-3年开始开花结果。11-12月果实开始成熟,当果皮呈黄绿色时即可收获,选择晴天摘采,采回的栀子及时晒干或烘干即可。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苦;人肺、肝经。

功效主治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主治肺热咳嗽,鼻,咯痰,肿毒等病症。

营养成分

栀子花含有三萜成分,栀子花酸A、B和子酸。另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及多种生素。

食疗作用

1.清热凉血 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是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的辅助治疗食品。

2.化痰止咳 栀子花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释痰液而通畅气道,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作热痰壅而致咳嗽者的食疗品。

3.宽肠通便,防癌 栀子花含有纤维素,能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的排泄,预防痔疮的发作和直肠癌瘤的发生。

注意事项:

栀子花苦寒,脾虚泄泻,肾阳不足者慎食。

选方:①治伤风,肺有实痰、实火,肺热咳嗽: 栀子花三朵。蜂蜜少许同煎服。(《滇南本草》)②治鼻血不止: 栀子花数片,焙干为末,吹鼻。(《滇南本草》)

除观赏外,其花、果实、叶和根可入药。栀子含栀子甙、去羟栀子甙、鸡屎藤次甙甲酯及少量山栀甙,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黄疸、血淋痛涩、目红肿痛、火毒疮、降血压等功效。

遇到下列病症,不妨用栀子花来进行治疗。

感冒高烧:栀子根60克,山麻子根30克,鸭脚村二层皮60克,红花婆根30克,煎服,效果很好。

黄疸性肝炎:用栀子根30—60克,加瘦肉煮食,半月左右,黄疸可退。

痢疾:用栀子根同冰糖炖服,效果很好,连服7天见效。

眼红肿痛:用栀子叶、菊花各9克,黄芩、龙胆、甘草各6克,用水煎服,连服15天,效果很好。

烂疮:用栀子叶榨汁,抹在红肿的疮处,7—10天效果显著.

声音暗哑:栀子花5-7朵,沸水冲泡,代茶饮。

胃脘痛:栀子7-9枚炒焦,加生姜适量,水煎服;栀子根30克、冰糖20克,炖服。

鼻出血:栀子花焙干,研为细末,每次取少许吹入鼻腔,用消毒棉塞压。栀子花、槐树花各10克,水煎15分钟,代茶饮。

感冒高烧:栀子根60克,山麻子根30克,鸭脚村二层皮60克,红花婆根30克,煎服,效果很好。

黄疸性肝炎:用栀子根30—60克,加瘦肉煮食,半月左右,黄疸可退。

痢疾:用栀子根同冰糖炖服,效果很好,连服7天见效。

眼红肿痛:用栀子叶、菊花各9克,黄芩、龙胆、甘草各6克,用水煎服,连服15天,效果很好。

高血压:用栀子叶泡茶喝,有降血压的作用。

烂疮:用栀子叶榨汁,抹在红肿的疮处,7—10天效果显著。

气管炎:栀子10克、鲜栀子根30克,水煎服。

声音喑哑:栀子花5-7朵,沸水冲泡,代茶饮。

肺热咳嗽:将鸡蛋3个煮熟剥去外壳,再与栀子花30克共煮半小时,每日分3次食用;栀子花15克用白糖30克腌半天,每取少许,泡茶饮。

疮疖红肿:栀子、蒲公英、金银花各12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用。

文献选录

《本草纲目》:“悦颜色,《千金翼》面膏用之。”

《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鼻衄血,消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