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花卉与团圆的浪漫交融
一、中秋佳节:花卉与团圆的浪漫交融
每年中秋佳节,是我们与家人团圆、共享美好时光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时刻,除了丰盛的月饼和绚丽的月光,花卉的点缀更是为节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与美感。不少人会选择在这个时节用花卉装点自己的家,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
我记得小时候,姐姐每天都会早早起床,去市场上挑选花卉。她总是特别喜欢那些五彩斑斓的菊花和清新脱俗的桂花。在她眼中,这些花不仅漂亮,更有着象征团圆、幸福的意义。既然提到花卉,想必不少朋友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尤其是在中秋前夕,我们常常会被周围五彩缤纷的花海所吸引,仿佛这些花卉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节日欢呼。
花卉的寓意与选择
每一种花卉都有它独特的象征意义,选择合适的花卉来迎接中秋,会使家庭氛围更温馨。以下是几种适合中秋节的花卉推荐:
- 菊花: 菊花绽放的季节正好在中秋,它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被视为中秋节的传统花卉。
- 桂花: 桂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寓意着团圆和温馨,正如我们在中秋之夜与家人围坐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
- 玫瑰: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用玫瑰表达爱意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美丽,还可以传达情感。
- 百合: 百合象征着纯洁和希望,在中秋之夜,点缀家里的环境,增添一份清新。
花卉的摆放与装饰
对于花卉的摆放,讲究的是艺术与情感的结合。我们可以把花放在餐桌上,让家人围坐时感受到花香的温暖。或者把它们装饰在客厅的显要位置,让每一个进入家的客人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我个人喜欢在家中设置一个花卉展示区,挑选不同的花卉进行搭配,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当然,也可以尝试一些小创意,比如用彩灯装饰花卉,这样在夜晚的中秋,更能够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营造出浪漫的氛围。想想吧,和家人一边品尝月饼,一边欣赏美丽的花卉,心里是不是倍感温暖?
花卉与中秋的美好记忆
每当我回想起往年中秋节的情景,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一株株盛开的花卉,伴随温暖的家人笑声。这些记忆如同一幅画卷,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美好痕迹。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花卉与中秋节的联系总是牢不可破。
有人可能会问:"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在中秋期间有效利用花卉装点我们的家庭呢?"对此,我的建议是,不妨利用一些简单的花卉搭配,选择容易打理的花卉,比如桂花、百合等,只需每天浇水,并定期更换花瓶里的水,就能保持它们的鲜活。
结语:花卉带来的温暖
总之,在这个中秋节,花卉成为了我们家庭温暖与团圆的象征。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在这个佳节里,与花卉同行,感受团圆的温暖,迎接明亮的未来。
二、中秋佳节将至,能分享一首关于描述中秋佳节的诗歌吗?
原出处:中国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21/09-21/9570410.shtml
科创+艺术赏中秋今夜多台“秋晚”斗创新
又是一年月圆日,良辰美景共此时。
在这个中秋佳节,各大电视台和平台推出的中秋晚会,都是不容错过的视听盛宴。今年,包括央视总台、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河南卫视、陕西卫视以及哔哩哔哩都推出了中秋晚会,此外还有多平台一同播出的中秋电影音乐晚会。让人惊喜的是,这些“秋晚”将科技与艺术交融,用创意诠释传统文化,传递浓浓的节日氛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斯其格
大咖论道
《中秋奇妙游》导演:
受欢迎是坚持“文化+科技”创作方向的结果
“这审美绝了”“创意满分”“果然是视觉盛宴”……9月19日晚,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秋奇妙游》上线,看直播的网友马上在弹幕中送上赞美。
《中秋奇妙游》由10个节目组成,演绎了唐朝宫廷乐师之女唐小月通过重重考验,穿越到不同地方,于中秋佳节实现父女团聚的故事。
此前备受好评的实景拍摄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在《中秋奇妙游》得以延续,除了AR技术,《中秋奇妙游》采用更先进的XR(扩展现实)特技,让视觉效果更加逼真、震撼。《中秋奇妙游》的舞台上,《豫见》等节目都运用了XR技术。其中,武术舞蹈《少林·功夫》以中岳嵩山少林寺壁画为原型,采用复活壁画的形式结合XR技术,完美呈现舞者进入壁画世界的精彩画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中秋奇妙游》通过刺绣、剪纸、皮影、泥塑、舞狮、火龙等,展现“超越你想象”的非遗之美。有网友表示:“有一句台词,‘传承不会因时间而改变’说得太好了!无论开头的皮影,还是功夫少林,介绍京靴和刺绣时的京胡响起……静下心来,跟着节目慢慢欣赏这些优秀传统文化。”
昨日下午,《中秋奇妙游》总导演之一路红莉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节日奇妙游”系列能够得到网友的喜爱,是创作团队一直秉持原创,坚持“文化+科技”创作方向的结果。导演组还透露,《重阳奇妙游》已经在策划制作当中,“中国节日”系列还将延续。
央视总台中秋晚会
今晚8时播出
创意:巧借“北斗七星”
技术:未来感全景式舞台
效果:虚实古今巧妙转换
西昌素有“月城”之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北斗”“嫦娥”的唯一“母港”——今年央视总台秋晚就在西昌录制。
据悉,今年央视秋晚的舞美在延续以往风格的同时,创新打造具有未来感的全景式舞台,在虚实、古今的巧妙转换中实现沉浸式体验。据秋晚舞美总监许林江透露:“今年的舞美设计有所突破,并非纯写实,而是以从古穿今为主线,总舞美概念为北斗七星,以此为起点来设计舞台空间。”
从目前公布的舞美视频中可以看到,中秋晚会的主舞台以建昌古城墙为背景,城墙上再现盘旋交错的“根雕”黄葛树,见证着岁月变迁。演唱主舞台设置了海上明月、北斗七星等诸多元素,内含交叉放射状的八条威亚索道,现代感十足。其中,“七星伴月”的舞台呈现,更是暗合着“北斗导航卫星”,也象征着美满、团圆。
东方卫视“中秋梦幻夜”
今晚7时30分播出
创意:让李白“现身”
技术:VR、反转空间、变色
效果:实现“穿越”对话
这台晚会不仅囊括了新一季《我们的歌》的主要明星阵容,还通过VR技术让李白“现身”和今人展开一场以月抒怀、跨越时空的对话。
晚会上,海派非遗剪纸将与年轻人喜爱的街舞舞者展开一场不可思议的“跨界”合作;知名合唱团成员身着汉服“走进”山水画卷,带来月饼变迁史的趣味科普;晚会还设计了流行歌手与美声歌唱家的惊喜合作。节目以神话传说开局,以未来畅想收尾,把VR、反转空间、变色等多种“黑科技”拍摄手段运用于晚会创制中,以传统文化为墨,以潮流文化和先进科技手段为笔,共同谱写出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通过舞台秀、非遗文化、器乐演奏等形式,“中秋梦幻夜”以艺术装置与独特视角的结合,从视觉体验、艺术享受、情感共鸣等多个维度带给观众赏月新体验。
湖南卫视“中秋之夜”
今晚7时50分播出
创意:呈现“火树银花”
技术:全户外伴随式多场景
效果:水火交融的视觉奇观
湖南卫视“中秋之夜”晚会在长沙多个旅游打卡点取景录制,结合历史背景、园林特色、建筑奇观和人文景观,用全户外录制来引领观众在各种极致浪漫的氛围里畅享月光,书写“星月童话”。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晚会精心策划了以“火树银花”为题的特别节目,用有上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铁花,来打造气势磅礴、恢宏壮美的名场面,与此同时,舞蹈艺术家在水台之上演绎充满张力的双人舞,跟打铁花一齐实现水火交融的视觉奇观。
【编辑:卞立群】
三、中秋佳节导语?
一轮明月思悠悠,两地月光似水流,三生有幸做朋友,四季轮回到中秋,五福临门来送喜,六六大顺伴永久,七星伴月人欢乐,八仙桌上敬美酒。预祝中秋快乐。
1、礼情款款,欢度佳节。
2、花好人更好,月圆人团圆,心有千千结,自有相知人。
3、桂花飘香传玉宇,明月清辉人间驻。
4、中秋合家欢, 佳节大献礼。
5、月圆人圆中秋节,千里万里共婵娟
6、三喜临门——贺中秋、迎国庆。
四、中秋佳节意思?
中秋节的意思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应该说,是华夏民族岁时节日系统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中秋节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从上古时代就有的月神信仰衍变而来的敬月习俗,以及流传几千年的祭月之风,它实际上是华夏民族的“祭月之节”,这个节日保存着先民古老的天地人和的哲学思考,蕴含着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敬月信仰。《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说法,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吴刚折桂的美好传说,还有月饼起源与元末起义之事等等,无一不是附着在中秋节上面的美丽传说,这些美好传说与故事,又进一步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五、中秋佳节致辞?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向大家表示诚挚的节日问候,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于我们工作的支持与肯定。
六、中秋佳节摘要?
描写中秋节的文字:
1、数千年来古人所瞻望所歌咏的就是这个月,而且这寒热得宜,桂子香飘的时节看这圆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出自《中秋的月亮》周作人
2、我小的时候,每于中秋夜,呆坐在楼窗外等看“月华”。若然天上有云雾缭绕,我就替“亮晶晶的月亮”担扰。若然见了鱼鳞似的云彩,我的小心就欣欣怡悦,默祷着月儿快些开花,因为我常听人说只要有“瓦楞”云,就有月华。——出自《印度洋上的秋思》徐志摩
3、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中秋月色。十亿人民心中装着个暖秋。当空皓月,举头共仰,她给人欢乐,给人光明,给人佳兴,给人幽思……——出自《今夜月》徐福熙
七、中秋佳节长篇?
中秋节晚上,我们在爷爷家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爸爸开车带我们去普照寺看月亮。那里有茂密的松树,空气很新鲜,环境很幽静。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了一段,月亮显得朦朦胧胧的,黄色的月光照着大地,使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再往前走,我们发现了一片空地,这里十分空旷,仰望天空毫无障碍,是看月亮的好地方。
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静静地泻在数的叶子上,留下参差斑驳的树影。我呆呆地瞧着月亮,现在月亮变得非常清楚,真像一个大月饼。
我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回到家,我们又开了一个妈妈唱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朗诵了一首李白的《古朗月行》,爸爸读了一首元朝张养浩的《折桂令·中秋》,其中一句“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和我们看到的景色真是一模一样,所以这次表演爸爸得了特等奖。除此之外,爷爷打了一趟拳,奶奶唱了一首歌,叔叔也唱了一首歌,最后,我和弟弟给大家跳了一支自编的舞蹈,名叫《赏月》。
这次中秋节我不仅吃到了香甜的月饼、外出赏月,还学到了不少知识。据说今年这么圆、这么大的月亮只有再过八年才能看到,这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八、中秋佳节儿歌?
1、《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
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2、《中秋月》
中秋月亮挂夜天,我追月亮田野间。
想问月亮哪里去,月亮冲我眨眨眼。
水中月亮平平扁,我戏月亮池塘边。
击破月亮满塘星,月亮一会又变圆。
月亮躲在云里面,我在月下荡秋千。
月亮出来笑一笑,秋千荡到白云边。
3、《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月亮尖尖,水里月亮弯弯。
天上月亮挂胸间,水里月亮当小船。
4、《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饼。
大饼勿吃吃小饼,
小饼勿吃吃香稃。
吃了饼,风调雨顺。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九、中秋佳节应该怎样注意饮食健康?
中秋佳节注意饮食健康 中和教育送祝福
一年一度的“月饼节”来临了,每到此时,商家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都会掀起月饼大战,吸引大家的眼球,从拼品牌到拼口味,再到拼包装,这几年,竟然出现了“健康月饼”、“功能月饼”。
月饼从成分上讲,属于高糖高油的食品,从这点看,月饼实在是一种“不健康食品”。面食本身的口感并不优越,为了达到香酥的口感,会添加起酥油,添加白砂糖、麦芽糖等增加甜味。可以说,月饼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加工时添加的各种糖类和油脂,月饼馅也往往含有很多糖和油。这些辅料的添加比洋快餐更加“高热量”,营养成分更加“单一”。 中和教育公共营养课金牌讲师董淑娟老师分析,一般每100g月饼的热量都在300-400kcal左右,苏式月饼约300至350大卡热量,广式月饼约600大卡。相当于一个成年女性每天能量的1/5-1/4,而常见的月饼有大小之分,小个的50-70g左右,大个的可以达到100g。所以,长期使用这些“高热”的食物,就会造成热量过多而营养失衡。
但是,中秋节吃月饼,不仅仅是中国的饮食习惯,更那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实际上他对健康的好坏并未对人们造成影响,但是大量的食用对身体健康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怎样吃月饼更健康一些?中和教育公共营养课金牌讲师董淑娟老师认为,在食用月饼时,应尽量选择个小的或者切块,控制食用量,而一般广式月饼糖较高,苏式月饼油较重,冰皮月饼糖和油脂相对较低,从热量上来看,广式和苏式月饼热量相当,冰皮相对热量较低。另外,看食品包装的营养成分表,热量、脂肪和糖分,尽量选择低糖低油的月饼进行购买。尤其是糖尿病人选择月饼时,一定要认真看名称,是无糖月饼,还是无蔗糖月饼,有些无蔗糖中含有麦芽糖或麦芽糖浆,麦芽糖比蔗糖甜度更大,也会升高血糖浓度。
董淑娟老师建议,月饼热量较高,口感甜腻,适合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食用,比如叶菜类、瓜茄类。膳食纤维含量高,容易产生饱腹感,不妨在食用月饼前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选择糖分较低的水果,比如火龙果、葡萄柚、梨、猕猴桃等。蔬菜最好采用凉拌或清炒,少用油脂,或者用酸奶替代沙拉酱来食用,降低热量的同时,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另外,中秋佳节人团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就免不了大吃大喝,很多人面临着一到节日胖三斤的尴尬,主要由于饮食过度引起的,所以在中秋节,一定要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平衡饮食,要有度,忌暴饮暴食。尤其中秋是夏末秋初,气温仍偏高,适合各种细菌繁殖,首先注意食品中毒现象发生,合理利用冰箱,购买新鲜食材,剩菜剩饭充分加热,如外出进餐,选择环境卫生好的餐厅。进食要适当,以免引起胃肠不适。中和教育公共营养课金牌讲师董淑娟老师认为,外出就餐,按人数点菜适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点菜合理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尽量减少油炸、干煸、熏制等烹调方法。饮酒要限量,一般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最后,中和教育提醒大家,合理膳食,健康过节,并祝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十、中秋佳节押韵词语?
云彩变淡了,枫叶变红了,清风变凉了,桂花变香了,月亮变圆了,月饼变甜了,思念变浓了,距离变近了,中秋愿你生活越变越美,心情越变越好!
月儿圆圆天边挂,梦想圆圆都成真,荷叶圆圆水中立,情谊缘缘永不变。祝福源源短信传:中秋花好月又圆,幸福快乐两团圆。祝你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