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当前的播种应该怎样进行管理?
马铃薯在当前的播种应该怎样进行管理?
播种时要适时早播,出来芽以后,早往地里栽,争取早出芽,根据我们的实验,只要苗晚出5天,就会减产5%到15%,所以要争取早播早出苗。
在播种以后,25天至30天就出苗了,在我们山东4月20号之后就没霜了。降霜35天以前播种,在山东是最适合的时间。第二个问题,马铃薯喜欢大水大肥,要求多施一遍肥料,要么产量就高,我们一般用的复合肥,也就是缓控施肥,有机肥施个万把千斤都行,没有的说就施控施肥了,这几年山东养猪量减少,有机肥不多、可多施些控施肥或是复合肥,我们要求一般的一亩地施肥50公斤到80公斤左右;第二个就是,在播种之前赶快切块,切块是帮助我们提早出芽的措施,早切块早催芽,马铃薯通过了催化节段,只要受到温暖的气候就可以出芽,所以就不用其它的处理,只要放到暖和的气候,只要给它25℃的温度它就自动的出芽,出芽不困难,出很方便的。往地里种的时候要求高垄栽培,临种的时间,先把地里整好然后开沟、播种、浸种和复盖地膜分3个步骤,种在沟里头、长在垄子上,播种的时候先开沟,开七八公分的沟,然后把出来芽的块一个一个摆上,把沟封起来,然后培上垄,再盖上地膜,提高地温这是我们种植的方式,一般叫双垄种植,就是同时开两个,有点距离,放种的时候块两个行调着角,便于密植,山东的密植就是4500至5000千棵,在播种之前,如果墒情不好先浇水。有的农民不会切块,马铃薯的块切的时候应该切成小核桃一样,不要切成片,每个块上有一个芽,一个芽眼。
苗子的生长前期主要靠块茎的本身的营养供应,非常的方便,出苗以前不用浇水以、出苗以后,土壤干旱适当浇水,如果是盖地膜的要注意关查,芽子顶到膜的时候要剪开一个口把苗引出来。
紫土豆种植技术
紫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紫色马铃薯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十分广泛。据测定,每100 g茎块含蛋白质2.30 g、脂肪0.10 g、碳水化合物16.50 g、钙11.00 mg、铁1.20 mg、磷64.00 mg、钾342.00 mg、镁22.90 mg、胡萝卜素0.01 mg、硫胺素0.10 mg、核黄素0.03 mg、烟酸0.40 mg、抗血坏酸16.00 mg及花青素100.00 mg。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富含花青素,含量高达42.80 mg/kg,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因此,紫色马铃薯既可以作配菜.又可以作特色菜肴,还是很好的提取花青素的加工原料。目前紫色马铃薯在国内栽培面积尚小,市场价格每l kg 6~8元,相当于普通马铃薯的6~8倍,一般667 mz产量约2 500 kg,经济效益超过1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备受广大农民关注. 紫色马铃薯全生育期约93 d.属中早熟品种,耐旱、耐寒,适应性广,薯块耐储藏。抗早疫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和病毒病。其幼苗直立,深紫色.株丛繁茂,生长势强。一般株高约60.00 cm.主茎发达.茎粗1.37 cm,茎深紫色,横断面呈三棱形,分枝较少.叶柄紫色,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块长椭圆形.表皮光滑,呈黑紫色,薯肉深紫色,品质好。结薯集中,单株结薯6~8个.单块质量120-300 g。 2 备耕 2.1地块选择 、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耕层,因此,选择地势高燥,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质地疏松、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种植是确保丰产的土壤基础。 2.2茬口安排 ,紫色马铃薯忌重茬和与烟草、茄子、辣椒、甘薯等茄科作物轮作,以小麦、玉米、大白菜、萝卜和大葱等作物为前茬较好。 2.3整地为实现,紫色马铃薯高产优质.种植地冬前要进行深耕,一般耕深25-30 cm。早春进行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没有大土块,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 2.4施足底肥,紫色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每生产100 kg鲜薯需要氮素O.50 kg、磷素0.20kg、钾素0.95 kg,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一般为2:1:4。应以牛、羊、猪、鸡粪及绿肥、堆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和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方案.结合整地,每667 mz施用腐熟有机肥3~5 ms、过磷酸钙80-100 kg、硫酸钾肥15-20 kg、尿素15 kg。 3种薯处理 3.1精选种薯在定植前20-30 d(本地区一般1月中旬前后).进行种薯精选,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皮色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和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薯,剔除畸形、龟裂、芽眼坏死、带有病斑的薯块I 2l。每667 m2需用种薯约120 kg。种牙切块在一两一个种子为好,这样会很高产的。 3.2种薯切块催芽播种前催芽,可以促进早出苗,增加田间生长期限,提高产量。阳畦、地窖、温室大棚都可作为催芽场所。将经过筛选取得的种薯置于20℃避光环境中进行暖种催芽.当萌芽露出约0.5 em时切块,按芽眼排列顺序.从薯块尾部开始,按芽眼顺序螺旋形切割.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保证每个切块都带有l~2个顶部壮芽,切块要均匀,一般每块种薯重量保持约25 g,切块用的刀具要用75%的酒精进行严格消毒。 3.3药剂处理将切好的薯块放入0.01%的硼酸或500倍50%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5~10 min然后捞出沥水阴干。将阴干后的薯块移至温暖向阳处晒种3~5 d.保持约15℃温度.让幼芽绿化健壮。 4适时播种 4.1定植时期,紫色马铃薯幼芽在气温超过5℃时就开始萌动。18℃时生长健壮、迅速。一般情况下.当10 cm地温稳定通过5℃时即可播种。天津地区适宜的陆地栽培模式定植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4月上旬.过早.幼苗易受冻害,过晚不能抢先上市,影响种植效益。 4.2高畦地膜覆盖双行栽培采用高畦地膜覆盖双行栽培.可提高地温3-5℃,提早定植期约15 d,同时为,紫色马铃薯正常生长创造健康、疏松的环境,还有利于人工或机械收获。按照行距100 em做成高20cm,宽70 cm,中间略高的龟背畦,耙平后按每667 m2用乙草胺100-150 g对水40-50 kg喷雾,防治田问杂草:采用幅宽90 cm、厚0.008 mm的地膜覆盖,覆膜要严密.每隔2-3 m横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揭膜。覆膜烤畦3-5 d后即可定植。 4.3合理密植,紫色马铃薯宜稀植,采用双行栽培.行距40 em,株距33 cm,每667 m2留苗约4 000株.定植时依株行距大小用开孔器打8-10 cm深的定植孔.然后将种薯萌芽朝上摆放,并用细土封严膜孔。 5 田间管理 紫色马铃薯齐苗后只有约65 d的生长时间,因此,田间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生产上应掌握前促后控的原则。技术管理要及时,早中耕、早追肥、早浇水。促根、促棵和促早发。开花后根据天气、土壤墒情、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肥,小水勤浇,促棵攻薯,以薯控棵,达到协调生长.既要防止后期植株早衰,又要控制后期茎叶徒长。 5.1查苗补苗,中耕灭草定植后,保持土壤墒情及稳定地温.待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苗,从播种至封垄前要进行3-4次膜间浅中耕,使土壤保持疏松,提高地温.同时消灭垄间杂草,培育田间壮苗。 5.2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田间齐苗后,为促进幼苗早发棵.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视苗情长势,于团棵期至植株封垄前,结合灌水每667 m2追施尿素15-20 kg。 5.3摘除花蕾现蕾期薯块开始膨大,花期进入快速膨大期.此时应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薯块发育。 5.4科学化控为防止植株徒长、倒伏,提高大中薯率.田间紫色马铃薯株高15~20 cm时用5%的多效唑15 g对水30 kg喷雾,效果很好。 5.5水分管理现蕾前,主要靠土壤墒情为植株提供水分.掌握不旱不浇;现蕾期,紫色马铃薯进入块茎膨大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隔约15 d浇1次水.灌水时注意不要让水漫过垄背造成土壤板结.以利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紫色马铃薯生长后期应适当控水,收获前10 d停止浇水,防止因土壤过湿造成块茎发病降低耐储性。 6适时收获 马铃薯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干缩易与块茎脱离是其成熟的标志,此时应及时收获避免地下害虫危害。收获时应尽量避开阴雨天气.选择晴天和低土壤湿度时进行,尽量避免机械损伤.提高商品性,采取田间分级包装,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7病虫害防治 紫色马铃薯生育期易发晚疫病和病毒病。防治晚疫病可用杜邦克露、农用链霉素或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3-4次叶面喷雾:开花期后用50%多菌灵或40%乙磷铝5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 500倍液或1.5%的植病灵800倍液喷雾。主要虫害是蛴螬、蝼蛄、地老虎、蚜虫和瓢虫,实行无公害防治技术.用频振式杀虫诱杀成虫,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雾或灌杀,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l 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2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二十八星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