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葫芦?
怎样种植葫芦?
葫芦的田地种植技术:
一、育苗播种
葫芦2-6月均可播种,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放在60度热水中并迅速搅动,水温降至30度时浸种12小时,然
后在28-30度条件下催芽,5-7天出芽,不催芽直接播种也可。选晴朗无风天播种,苗床先浇底水,种子播后覆土,盖末种子,然后再淋一遍水。苗龄30-40天,幼苗3-4片叶时即可定植。
二、选地整地
葫芦根系发达,入土较深,主要根群分布在20厘
米-40厘米的土层中,根系横向扩大范围较大,种植
时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肥水能力强、易排水
的壤土栽种,定植前每亩施腐熟优质圈肥4000公斤
-5000公斤,做成2.5米宽高畦准备定植,株距
80厘米-100厘米,亩栽250-330株。
?三、田间管理??
当幼苗长到25厘米时追肥,在高畦内挖穴或浅沟,亩追施腐熟鸡粪或其它农家肥800公斤-1000公斤,覆沟后浇水,开花期一般不浇水,促其顺利坐果,坐果后及时追肥并浇水,此后在结果生长期可适当浇水,水分不足时葫芦生长不良,土壤湿度过大生长也不好,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在葫芦的整个生长期间应在幼苗、坐果前和坐果后最少中耕除草三遍,要求耕深、耕细、耕透以促进发根旺长,在植株甩蔓前应及时插成井字或人字架,并引蔓上架,主蔓长到2米左右时摘心,促侧蔓抽生,侧蔓见果后留2片叶摘心,随植株上架要及时绑蔓。绑蔓时可将无效侧枝及枯黄老叶剪掉,以改善植株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在葫芦的生长期间,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病毒病和蚜虫危害等,可用800倍多菌灵或600倍粉锈宁喷施防治白粉病,用20%病毒A500倍防治病毒病,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防治蚜虫。果实生长130天左右,根据不同需求可分批开始采摘,干燥后即可进行分类加工和出售了。
葫芦的盆栽技术:
一、葫芦播种时间不能晚于谷雨时节,如果地温低可先
在屋内播种或育苗,等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再搬出
室外。?
二、盆栽前要选好肥土,用疏
松酸性土,掺以土杂肥,碱土、板结土不可用。
三、盆栽后注意管理。每盆选壮苗2株,待长成1米高
时在底部三个叶处打顶心,使之生侧枝。因葫芦是侧枝
生果,如长到三四片叶时仍不见果,可再次打心,直到
生果为止。这时留优去劣,每盆留一株,如果肥水充足、长势好,也可两株均留。
四、防治病虫害。葫芦的主要虫害是蚜虫,防治方法与
大田作物同,高温季节要注意防治白粉病。另外,要防
止大水浇灌和长时间的雨淋,视长势不断增施肥料,三
伏天防烈日暴晒。
如何种植黄瓜可以增产
黄瓜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一、标准化育苗技术
1、育苗环境: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通透性良好、前茬不是瓜类的地块作苗床。
2、培育壮苗 ①品种:按不同栽培方式,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②育苗方式:选择苗床土育苗和营养钵育苗。 ③用种量:每亩用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100克左右。 ④浸种:用多菌灵加55~60℃温热水消毒15~20分钟,再在温水中浸种5~6小时。 ⑤催芽:将充分浸泡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保持在15~20℃左右的适温下催芽,经2~ 3天“粉嘴”后即可播种。 ⑥播期:春黄瓜可于1月下旬~2月上旬,秋黄瓜在6月下旬~7月播种。 ⑦播种:播种前一天将苗床浇透底水,按2寸见方播种,均匀薄盖细土。采用营养杯育 苗,每杯播种2粒,播后在小拱棚或大棚中保温防寒育苗。
3、苗床管理 ①控制温度:出苗期床温白天控制在28~32℃,夜间不低于20℃。出苗后及时放风降 温,白天25~30℃,夜间15~18℃。 ②排除湿害: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掌握土面不干不浇、干时小浇的原则,并注意 防止湿害和病害蔓延。 ③通风炼苗:出苗后选晴天揭膜通风,调节温度和湿度,有利培育壮苗。 ④壮苗标准:叶片肥厚、深绿舒展,5~6片叶,茎粗节短,株高3~4.5寸,根系发达, 叶腋已现瓜纽,苗龄40天左右,无病虫危害。
二、大田标准化栽培技术
1、栽培环境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常年菜地在施用传 统农家肥和深翻炕土条件下,实行3~4年轮作。
2、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①土地准备:冬季将土壤深翻7~9寸,定植前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并通 过深耕与土壤充分混匀。 ②带泥起苗:移栽前一天,浇足起苗水,带土移栽。 ③定植时期:大田露地栽培一般要比地膜栽培推迟一个季节(15~20天)后育苗,苗 龄40天左右,3月中下旬定植。 ④定植规格:3.6~4.2尺开厢起垄,沟深6寸,种双行,单株退步8~9寸,双株退步 1.2~1.5尺。 ⑤田间管理 ——追肥:根瓜出现时及时施肥1~2次,开始采收后,每周施肥一次,盛果期每收2~ 3次追肥一次,中后期注意根外追肥防早衰。 ——留蔓:黄瓜除主蔓外,一般保留2~3条健壮侧蔓,多余者去掉,藤蔓在田间可朝同一 方向均匀摆布,减少重叠阴蔽。 ——搭架、绑蔓、摘心:黄瓜落蔓后,为提高早期产量,多采用露地搭架、大棚绑蔓的办 法,实现高密度种植。抽蔓后立即搭架绑蔓,以后每隔3~5节捆绑一次,也可采用尼绳吊 蔓。以主蔓结瓜的品种,可不摘心或满架后摘心;以侧蔓结瓜的品种,于4~5叶时摘心, 留2~3根侧蔓结瓜,满架后摘心;主蔓侧蔓都结瓜的品种,在主蔓满架后摘心,侧蔓上见 瓜后留一叶摘心,过多的雄花、卷须和植株下部老黄叶要及时打掉。植株下部瓜采收后, 要及时降绳,摘除基部的病叶、残叶、老黄叶,增强通风透光性。
3、地膜覆盖及大棚栽培技术要点 ①定植前准备:定植前深翻、耙平土地,结合施足底肥(亩用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钾肥15~25公斤),移栽前7~10天大田盖膜扣棚。 ②定植:膜上开小孔定植,定植后压严膜口,密度比露地略高一些。 ③田间管理 ——施肥、搭架和摘心:参照露地栽培,大棚栽培长势快,管理宜早些。 ——人工授粉:黄瓜属异花授粉作物,露地栽培靠昆虫传粉,而大棚栽培必须借助人工授粉与激素保果相结合。人工授粉方法是:选晴天上午9—10点,摘下新开放的雄花(杆细长的),去掉花瓣,将雄蕊轻轻涂抹在雌花花柱上,每朵雄花可授5—10朵雌花。激素保花保果方法是:当现第一台花时,用高效“座瓜灵”一片兑水2斤,用毛笔从瓜柄向瓜尖涂抹一下,但必须均匀,不重复,现配现用,否则易出现畸形瓜,可以代替人工授粉,但以先人工授粉、再激素保果最好。 ——温、湿度管理:定植后7~10天内一般不通风,缓苗后棚温白天保持在20~30℃,不超过32℃,夜间不低于10℃。棚温25℃以上时及时揭膜、通风,注意排湿。晴天多揭膜通风,一般在上午9点后揭膜通风,下午4点后放下棚膜,5月下旬折除棚膜。 4、病虫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疫病和蚜虫、黄守瓜、红黄蜘蛛等。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非瓜类间轮作;清洁田园。 ——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膜、黄板或黄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及防虫网等。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先进的生物制剂防治。 ——化学防治:在农技部门指导下,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摘前10~15天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