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豆角什么时间种植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5-22 12:33 0 0条评论

一、露地豆角什么时间种植

4月中---6月中露地播种

豆角的种植方法如下:

一、 整地 、施肥

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选择富含有机质、上年未种过豆角的土地,播前应深翻25cm,每亩施有机肥料5000kg、碧卡菌肥5kg作基肥,然后平整成1.2m宽的小畦。

二、播种、育苗

豆角播种期露地栽培育苗为3月下旬,露地栽培直播为4月上中旬。每亩播种量为2.5kg左右。育苗一般选用大棚,每穴播种2-3粒,浇透水,注意保温和控制徒长。育苗时将精选的种子,用80℃-90℃的热水将种子迅速烫一下,迅即加入冷水降温,保持水温25℃-30℃左右4小时,捞出稍晾后播种。出苗后,白天保持温度20~25℃,以保证幼苗生长整齐、健壮。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床土不宜过湿,以免降低发芽率,或导致幼苗徒长,甚至烂根死苗。

三、定植

当营养钵育苗的小苗2~3片复叶时定植。露地栽培可在4月下旬定植。用打洞器打洞移栽,定植后浇好定根水,并填实细土和封严定植孔。一般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cm,每亩5000-5500墩。

四、 田间管理

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促开花增结荚。植株开花结荚以后,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尿素5~15kg或腐熟人粪尿750~1000kg,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可亩施二胺25kg或磷酸二氢钾25kg。合理整枝,适当选留侧蔓,选留生长健壮,发生第1花序早的侧蔓,其中在主蔓中部以上长出的侧蔓,抽出第1花序后留4~5叶打顶,以增加花序数,并促进花序良好发育。

五、 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锈病。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轮作制及田间管理,同时在播种时用50%多菌灵1公斤加细土400~500公斤搅拌匀后盖种,发病初期用37%根腐灵200~300倍液或敌克松1000~1500倍液淋根,3~5天淋一次,连续淋2~3次。锈病可用胶体硫200~250倍液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75~80公斤喷雾。虫害主要有豆荚螟和豇豆荚螟,可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或卡死克50~75兑水60公斤从现蕾到初花期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二、大棚芸豆用什么肥料好

芸豆在立秋前后直播,经40天左右即可开始采收,栽培较简单,效益较高,在寿光的部分地区多有种植。

一、品种选择:种植矮芸豆品种应选用耐热、抗病强、适应性强,结荚率高的品种。

二、合理密植:矮芸豆的生育前期,气温较高,植株生长较快,后期气温渐低,侧枝发生较少,必须适当密植,依靠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高产量。一般株距60厘米,穴距20厘米比较适宜。通常采用起垄点播,每穴3~4粒种子,选种时必须使用当年春天繁育的种子。

三、肥水管理:种植芸豆不宜施用过多的氮素肥料做基肥,由于芸豆苗期仍处于高温季节,蒸发量较大,需水较多,应及时浇水,保湿降温。开花初期,适当控制水分,待坐荚后可适当增加浇水量。结合浇水追施1~2次三元复合肥,每亩每次用量在15~20千克左右。

四、病虫害防治:种植秋茬矮生芸豆,主要发生的病害有炭疽病和锈病。

炭疽病叶片发病初于叶背、叶脉初呈红褐色条斑,后变黑褐色或黑色,并扩展为多角形网状斑,叶柄和茎病斑凹陷龟裂,呈褐锈色细条形斑,病斑连合形成长条状,病害严重且湿度较大时,芸豆病斑上会溢出红色粘稠物。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80%炭疽福美600倍交替喷洒。

锈病夏秋两季发生,该病主要侵染叶片,一开始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小黄斑,直径1毫米左右,后中央稍突起,深黄色,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可使用40%福星乳油8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喷雾防治。

芸豆常发生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豆荚螟等,可以选择喷施10%的吡虫啉1500倍进行防治。

三、四季豆是什么样子

四季豆样子如图:

四季豆是菜豆的别名,菜豆是豆科菜豆种的栽培品种,学名:Phaseolus vulgaris L.又名:芸豆,芸扁豆、豆角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浙江衢州叫做清明豆,在中国北方叫眉豆,在四川等一些华中地区叫做四季豆,是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之一。无论单独清炒,还是和肉类同炖,亦或是焯熟凉拌,都很符合人们的口味。但是有小毒,应用清水(或加盐水)浸泡二十分钟后再烹调食用。烹调时须熟透再食用。

地理分布

菜豆起源于中南美洲,于17世纪至19世纪传入亚洲。菜豆在中国南北方均可广为种植

四、请问四季豆适合什么温度种植

四季豆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度,生长温度适宜15-25度,高于35度或者低于8度不易发芽。幼苗最适温度是18-20度,花芽分化温度20-25度,开花结荚期适温18-25度,低于15度或者高温30度容易落花落荚。根系根瘤菌适温为23-28度,低于13度幼苗不长。

五、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在一定时间内呈现慢快慢的节奏,这种快慢节奏与季节和昼夜变化有关,植物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从定义中可见,植物生长的周期的可分为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

(一)昼夜周期性

植物生长随昼夜交替而呈现的有规律变化,就是昼夜周期性。随昼夜交替,光照,温度、水分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速率。植物生长速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干物质积累量为指标,二是以株高或体积为指标。如果以干物质积累量为指标,白天的生长速率大于夜间,如果以株高、鲜重、或体积为指标,生长速率随昼夜交替呈现三种变化,

(1)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白天光照充足,温度适合,生长速率大于夜间。

(2)白天光照过强,温度较高时,蒸腾过于强烈,失水多,体内出现水分亏缺,生长受到抑制,这时白天生长速率小于夜间。

(3)当白天与夜间温度相近时,白天和夜间的生长速率相近。

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不仅受昼夜交替的影响,而且受植物内生机制—生物钟的影响的调节。

(二)季节周期性

植物生长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有规律变化,就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由于地球公转,引起日照长度和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而日照长度和气温又影响植物的生长,使植物的生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例,春季气温升高,光照逐渐增强,植物开始生长,夏季旺盛生长,由于较高日照较长较强,秋季,日照逐渐缩短,气温降低,生长受抑,进入休眠状态,冬季生长完全停止,处于休眠状态。这种变化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三)生物钟

生物钟是指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活动随昼夜交替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内在控制机制。生物钟是生物的内生计时系统。生物钟的计时周期是近似24小时。因此也称为近似昼夜节奏。植物的生长,运动,细胞分裂,某些酶活性都受生物钟的调节,受生物钟调节的最典型例子是菜豆叶片的就眠运动。

菜豆叶片在白天呈水平状态,夜间下垂,称为就眠,如菜豆连续光照,或连续黑暗,并使温度处于恒定,菜豆叶片仍然在白天时平展,夜间时下垂,这种运动的周期不是24h,而在22-28h,说明菜豆叶片的就眠运动受体内的一种内生机制控制,这就是生物钟。生物钟的重要特点是可以调拨的,调拨生物钟的因子主要是光照,因此,生物钟的周期总是近似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