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形成的过程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7-12 09:33 0 0条评论

一、煤形成的过程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据研究,几乎所有的植物遗体,只要具备了成煤的条件,都可以转化成煤。不过,低等植物遗体所形成的煤,分布范围小,厚度薄,很少被人利用。那些分布广、规模大、利用广泛的煤,都是高等植物的遗体(主要是古代的蕨类、松柏类以及一些被子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在地球的历史上,最有利于成煤的地质年代主要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这是因为,在这几个时期内,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潮湿,地球表面到处长满了高大的绿色植物,尤其在湖沼、盆地等低洼地带和有水的环境里,封印木、鳞木等古代蕨类植物生长得特别茂盛。

当时,高大的树木倒下以后,就会被水淹没了,这就造成了倒木和氧隔绝的情况。在缺氧的环境里,植物体不会很快地分解、腐烂。随着倒木数量的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植物遗体的堆积层。这些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被分解,又不断地化合,渐渐形成了泥炭层,这是煤的形成的第一步。

由于地壳的运动,泥炭层下沉了。泥炭层被泥沙、岩石等沉积物覆盖起来。这时,泥炭层一方面受到上面的泥沙、岩石等的沉重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泥炭层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泥炭层开始进一步发生变化:先是脱水,被压紧,从而比重加大,而且石炭的含量逐渐增加,氧的含量逐渐减少,腐殖酸的含量逐渐降低。完成这几个过程以后,泥炭就变成了褐煤。

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

开滦、阳泉等煤田,是在古生代的石炭纪至二叠纪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的成煤植物是古代的蕨类植物。大同的武宁煤田,是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形成的,这个时期的成煤植物有古代的苏铁、松柏类、银杏类等裸子植物。抚顺和云南的小龙潭煤田,是在新生代的第三纪形成的,这个时期的成煤植物是古代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和原始的被子植物。

二、厦门到三明的车有几点的

厦门发车时间 :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泰宁

11:40(隔日班)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泰宁 11:40(隔日班)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三明 9:0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三明 18:0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清流 8:3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宁化 9:30(隔日班)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宁化 9:30(隔日班)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宁化 8:0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宁化 18:2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明溪 6:3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将乐 17:00(隔日班)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将乐 8:5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建宁 15:4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大田 7:3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大田 6:4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大田 17:3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大田 16:0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大田 12:4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大田 12:00 厦门 松柏长途汽车站 三明 大田 10:20 厦门 集美长途汽车站 三明 三明 9:30 厦门 集美长途汽车站 三明 三明 18:30 厦门 湖滨长途汽车站 三明 三明 18:00 厦门 湖滨长途汽车站 三明 三明 9:00

三、松树、柏树为什么不落叶?

松柏树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由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造。松柏树的叶一般都缩小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有的叶片具有厚的角质或蜡质,有的着生有很厚的绒毛。如取一枚松树的针叶仔细观察一下,就可看到上面密生着白色的绒毛,摸时感觉很光滑,这些构造都有效地阻止了水分的蒸发。同时,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所以,虽在冬季,松柏树也不会缺水而干枯,保证了树木的生机永存。

树木上叶片都有一定的生活期,生活期的长短因植物不同而异。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柏树也不例外。它的树叶也是要衰落的,只不过是松柏树的叶子生活期长,可生活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一般要在新叶发生以后,老叶才次第枯落,就全树看来好像不落叶一样,所以使人有冬夏常青的感觉。

松柏树的叶子在冬季虽然还是绿色的,但比起春、夏、秋季,颜色要差多了。这是由于冬天气温低,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而花青素相对增加了,所以叶子就有些发红。这种颜色的变化,能减弱叶内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