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正确,还是法家的人之初性本恶正确?
一、是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正确,还是法家的人之初性本恶正确?
是荀子的非善非恶论正确。人的善与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的。且有的时候善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依据。在你看来是恶的事物在对方看来就是善的行为。
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劝学》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三、形容儿子身上有父亲的遗传基因的句子
1、将门出虎子。
释义: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造句:他高大威猛,真是将门出虎子。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释义:
最先出自荀子的《劝学》,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老师或前辈。青:靛青,青色颜料。蓝:蓼蓝,一种可以提炼颜料的草。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造句: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还比一代强。
释义:
各个时代人才辈出,后人总能超越前人,如同长江后面的浪花推动前面的浪花一般。
造句:现在的年轻人,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还比一代强。
四、强自取柱形容什么动物
强自取柱的意思是,指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
中文名
强自取柱
出处
《荀子·劝学》
成语解释
【成语】: 强自取柱
【拼音】: qiáng zì qǔ zhù
【解释】: 指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
成语典故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如果形容动物的话,可以说成是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