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如何嫁接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5-18 19:18 0 0条评论

菊花如何嫁接

菊花与蒿同属菊科,两者亲和能力较强,嫁接成活率较高,但仍受温度、时间的限制。石家庄地区连续几年夏季高温,使菊花嫁接难度增加,成活率极低。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笔者初步掌握了七八月份高温季节菊花嫁接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嫁接时间 阴天是高温季节嫁接菊花的最佳时间,其次是无风天的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这段时间温度低于全天最高气温5℃至7℃,砧木和接穗失水相对较少。 二、嫁接前准备 1.浇水 嫁接前两三天对砧木和接穗母株浇一次透水,增加接穗和砧木含水量。 2.喷水 嫁接前一两个小时(多指高温干燥的下午)对砧木、接穗母株进行喷水,使母株不至于在嫁接过程中因太阳暴晒发生生理萎蔫,但应注意叶面上的水分全部蒸发后再开始嫁接。 3.备袋 准备好充足的塑料袋(方便面袋即可)。将袋在水中全部浸湿后取出,嫁接后套袋用。 三、嫁接方法 嫁接采用劈接法,砧木和接穗均应生长健壮,老嫩适度,无白色髓心,且砧木粗度达3至4毫米?略大于接穗?。随采随接,接穗不要一次采得过多,以免失水影响成活。 选5至7厘米长的菊苗顶梢作为接穗。去掉下部较大叶片,顶端留两三片叶。用双面刀片将接穗削成1.5厘米长的楔形,削好后含在口中,一定不要沾上唾液,以免影响两者亲和力。然后从嫁接部位剪断砧木,用刀从砧木正中劈开,深度比接穗削面稍长或等长(1.5至2厘米)。将接穗插入劈口,两者形成层要对齐,用塑料条将接口自上而下缠绕严密,并在砧木横切面抹泥保湿,最后套上塑料袋,捆好袋口。套袋时应将接穗连同接口下几片蒿叶一起套入袋内,如果接口下蒿叶少或较小,应从别处摘取几片蒿叶,在水中浸湿后再套入袋中。操作时要小心,以防碰掉接穗,整个嫁接过程要快。 四、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立即采取遮阴措施,面积小的用报纸或牛皮纸浸湿后再借助竹竿支架将所有的嫁接部位遮盖住。开始一两天应在报纸或牛皮纸变干时及时喷水,水不宜喷得太多,纸变湿即可,太多易压坏接穗,面积大的可用遮阴网进行遮阴。两三天后,将塑料袋打开一个小口通风,并注意观察,如果接穗无失水萎蔫现象,六七天即可除掉遮阴物。接穗基本成活后去除遮阴物,晴天要注意喷水,每天喷三四次,同时加大袋上通风口,天气特别干热时向袋内少量喷雾,使接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如发现袋内接穗萎蔫死亡应及时补接。20天左右接穗开始迅速生长,应及时去掉绑在接穗上的塑料条。 菊花嫁接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除掌握以上技术要点外,操作时还要做到认真、细心、迅速、准确,日常管理中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处理。

嫁接怎么做到防病强果实大

1、选择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具备早实、丰产、优质引入嫁接代数少,生产健壮的母树,选取生长充实的一年生外围粗壮发育枝或结果枝,在落叶到萌芽前的整个休眠期进行采集,一般结合修剪进行采集,随剪随采,按品种50或100条为一捆,并挂上标签。

2、常规贮藏办法是穗条采回整理后,要及时放在低温保湿的深窖或山洞内贮藏,温度要求低于4°C ,湿度达90%以上,在窖内贮藏时,应将穗条下半部埋在湿沙中,上半截露在外面,捆与捆之间用湿沙隔离,窖口要盖严,保持窖内冷凉,这样可贮至5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沙子的温度和窖内的湿度,防止穗条发热霉烂或失水风干。若无地窖也可在土壤结冻前在冷凉高燥背阴处挖贮藏沟,沟深80cm,宽100cm,长度依穗条多少而定。入沟前先在沟内铺2-3cm的干净河沙(含水量不超过10%),穗条倾斜摆放沟内,充填河沙至全部埋没,沟面上盖防雨材料。也可将整理好的穗条放入塑料袋中,填入少量锯末、河沙等保湿物,扎紧袋口,置于冷库中贮藏,温度保持3-5°C。其优点是省工、省力,缺点是接穗易失水,影响成活率,所以现在推广使用蜡封接穗。

3、蜡封接穗:其目的是:使接穗减少水分的蒸发,保证接穗从嫁接到成活一段时间的生命力。其方法是接穗采集后,按嫁接时所需的长度进行剪截,一般接穗枝段长度为10-15厘米,保留3个芽以上,顶端具饱满芽,枝条过粗的应稍长些,细的不宜过长。剪穗时应注意剔除有损伤、腐烂、失水及发育不充实的枝条,并且对结果枝应剪除果痕。封蜡时先将工业石蜡放在较深的容器内加热融化,待蜡温95°C -102°C时,将剪好的接穗枝段一头迅速在蜡液中蘸一下(时间在1秒以内,一般为0.1秒),再换另一头速蘸。要求接穗上不留未蘸蜡的空间,中间部位的蜡层可稍有重叠。注意蜡温不要过低或过高,过低则蜡层厚,易脱落,过高则易烫伤接穗。蜡封接穗要完全凉透后再收集贮存,可放在地窖、山洞中,要保持窖内温度及湿度。

二、嫁接方式

1-3年生幼树嫁接,一般采用苗木嫁接法,嫁接苗开始结果早,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

3-5年生以上、树冠较大、分枝级次较多的砧木,一般采用多头高接即根据原树冠骨架的枝类分布情况,在较高的部位嫁接较多的枝头,尽可能少的缩小树冠。其特点是:

1、可充分利用原有树冠骨架,接头多、树冠恢复快,能保持树体上下平衡。

2、伤口较小,愈合容易,嫁接方法因部位不同而多种多样。

3、可充分利用树冠内膛,插枝补空,增加结果部位。

4、嫁接后结果早、产量高,一般嫁接后第二年可恢复甚至超过原树产量,第三年可恢复树冠,获得高产。

对于较大的树,嫁接部位要按照主枝长、侧枝短、主从关系明显的原则,在骨干枝上尽可能多接头,光秃带用腹接补空;除主侧枝头外,其它枝的嫁接部位截留枝段长度一般距其母枝15-20cm左右,粗枝稍长,细枝稍短;接口直径一般应选在3-5cm处,树龄较大的最粗不宜超过8cm。

三、嫁接时期

一般在砧木芽萌动前或开始萌动而未展叶时进行,过早则伤口愈合慢且易遭不良气候或病虫损害,过晚则易引起树势衰弱,甚至到冬季死亡。实践中,春季嫁接在萌芽前10天到萌芽期最为适宜,同时在气温较高、晴朗的天气嫁接成活较好。

四、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很多,依接穗利用情况,分芽接和枝接;根据嫁接部位不同,分根接、根茎接、二重接、腹接、高接;从接口形式分,有劈接、切接、插皮接、嵌芽接、舌接、靠接等,但基本的嫁接方法是芽接和枝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