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制作方法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5-05 15:18 0 0条评论

一、竹炭制作方法

竹炭的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干馏热解法和土窑直接烧制法。

(1)干馏热解法:其设备从看主要是外热式立式干馏釜,这种干馏釜在烧制竹炭时,既可使用预干至含水率为20%~25%的竹材,也可使用未经预干的竹材,但以使用经预干的竹材为佳。由于在烧制过程中基本不存在竹炭氧化问题,因此竹炭得率较高,一般为25%左右,高者可达35%,烧制周期一般在48~72小时。但精炼温度提不高,影响竹炭密度;干馏釜容积小,竹炭产量低。浙江省有些厂家就采用这种立式干馏釜烧制竹炭。

(2)土窑烧制法:它是采用燃料(木材)直接加热方式,即窑口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上升到窑顶后,向窑内扩散,其中大部分热气流流动在上层,有小部分热量向四周辐射,由上往下缓慢干燥并达到预炭化;燃烧窑内部分竹材使窑内温度继续升高,除去挥发性物质,此时窑内烟气循环流动,各点热量和温度基本均匀,完成炭化和精炼阶段,得到结构致密的竹炭。土窑烧制法通常有烟熏预干燥、干燥、预炭化、炭化、煅烧(精炼)、自然冷却等阶段。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温度,烟熏预干燥阶段为60~100℃,干燥阶段为100~150℃,预炭化阶段为150~270℃,炭化阶段为270~450℃,煅烧阶段为450℃至1000℃左右。从土窑烧炭的过程来看,各阶段的温度和炭化速度是通过操作者“眼观鼻嗅”,一是观察烟囱及窑门出烟口烟的变化;二是通过闻烟味来确定。土窑用的鲜毛竹,一般在室外放置一周左右,在放入窑中进行烟熏预干燥,大约要1周,而自然冷却至窑口温度50~60℃时也需要一周,出窑一般也要2天。所以从装窑到出炭一般要25~30天,竹炭得率一般为20%左右。工艺合理,后期氧化燃烧的量少则得率超过20%,否则会低于20%,甚至更低(因空气漏入或空气量进入过大)。土窑造价便宜,精炼温度高,竹炭密度大,但质量稳定性差,得率不高。

二、拔丝鸡蛋的制作方法

主料:鸡蛋200克
辅料:小麦面粉100克,淀粉(玉米)40克,芝麻10克,
调料:白砂糖100克,花生油150克
拔丝鸡蛋的做法:
1. 将鸡蛋磕入碗内,加入淀粉、面粉调匀;
2. 另将面粉、淀粉、一个蛋清放入碗内,加入清水?匀成糊;
3. 将鸡蛋放入热油中摊成圆饼,晾凉;
4. 圆饼切成4厘米长、1.7厘米宽的块;
5. 将鸡蛋块裹匀蛋清糊下入四五成热的油中炸至呈浅黄色,倒出沥净油;
6. 原勺上火,放入白糖,不断搅动,至糖呈浅黄色起花;
7. 速将鸡蛋下入颠炒裹匀糖汁,撒匀芝麻;
8. 装入已涂好油的盘中,随带凉开水碗速上餐桌。

拔丝鸡蛋的制作要诀:
本品有油炸过程,需备花生油约1000克。

三、配制硫酸铜溶液的一般步骤

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

1.计算,根据你所需要的浓度,进行计算.

2.称量,用电光天平或天平,电子天平称量.

3.溶解 ,把物质直接溶解在蒸馏水水中

四、豆芽培育过程。

仅供参考,希望采纳,谢谢~~

下面以黄豆为例为您介绍豆芽的栽培技术。

一、基本要求

1、场地。场地应遵循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的选址要求,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远离粉尘、烟雾、有害气体及污染源的地区。生产区应与生活区分开,配有单独专用的原材料仓库。生产区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配有加温、降温、排污以及紫外线杀菌灯等设施和防蝇、防虫、防鼠等设施。

2、人员。从业人员应遵循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凡患有消化道传染病、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从事生产活动。从业人员要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设备。豆芽制发容器的材料应选择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同时须配有淋洗装置。

4、用水。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

二、制发

1、原料要求。所选大豆要求发芽率在95%以上。

2、场地、设备消毒。每次制发豆芽之前将生产场地清洗干净,不得使用化学药剂灭菌、虫、鼠、蝇、蚊和蟑螂,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消毒:(1)每次使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杀菌。(2)定期用0.1%~0.3%消杀用漂白粉溶液或3%石灰水全面彻底消毒。

制发设备每次使用前,应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方法消毒,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消毒:(1)用1%消杀用漂白粉溶液或3%石灰水对发芽容器等设备浸泡1h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2)发芽容器经太阳暴晒或用酒精消毒。

3、豆种处理。用清水清洗豆子,同时淘洗2~3遍,洗净泥沙、去除杂质,剔去虫蛀、破残、畸形、霉变、已发过芽、未成熟和特小颗粒。洗豆后,用3%的石灰水浸泡消毒3分钟左右,或用0.1%消毒用漂白粉浸泡7~10小时,或用70℃~80℃热水短时间烫豆消毒。不得使用农用杀菌剂、抗生素及其它防腐剂消毒。

浸豆用水量至少应达到豆子重量的2倍,浸豆期间应根据当时气温的高低酌情换清水1~2次。结束浸豆时再淘洗豆粒2~3遍,并轻轻揉搓、冲洗,漂去剩余豆壳以及豆粒上的黏液。浸豆过程不得添加使用任何化学杀菌剂、防腐剂及抗生素。

4、制发管理。豆粒发芽温度可以通过调温设施进行温度调控,绿豆芽发芽温度宜控制在23~25℃,淋水水温控制在18℃~25℃;黄豆芽发芽温度宜控制在22℃~24℃,淋水水温控制在18℃~24℃。

发芽设备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调节湿度主要靠淋水解决。夏季3~4小时淋水一次,冬季每5~6小时淋水一次。每次淋水应确保豆芽制发容器底部沥出水,制发前期淋水量小,中后期适当加大水量。

在豆芽制发期间,生产场地每天应通风换气至少1~2次,即使在室内温度较低时,也应进行短时间的通风。

严格做好生产环境、设备和豆种消毒。生产场地应由专人管理,严格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生产区,减少病菌污染。豆芽培育过程中如出现少量烂芽应及时清除,以免烂芽扩大;出现大量烂芽应将容器内豆芽全部销毁。发生烂豆与烂芽后,下批次生产前应将环境、场地、容器和豆种严格消毒,同时要注意生产用水清洁和制发过程操作卫生。

三、化学药剂使用要求

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批准、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药剂,如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以及不符合GB2760规定的其它食品添加剂。限量使用防落素、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所用制剂必须有国家规定的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和产品标准号。

四、质量要求

感官要求。黄豆芽呈自然浅黄色、固有豆香味和口感;无变色、萎蔫、霉烂、杂质和异味。绿豆芽呈自然白色、固有豆香味和口感;无变色、萎蔫、霉烂、杂质和异味。

五、采收

豆芽采收标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应无腐烂、无异味。豆芽采收后,可根据市场需求清洗,清洗过程中不得使用保险粉等增白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