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的两瓣什么将变成幼苗的第一对子叶
是子叶。
凤仙花出苗一周之后,就会开始张叶,一般是一对子叶。凤仙花处于成长期期间,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子叶长出之后,真叶也就很快长出来。
真叶和子叶最大的区别就是真叶边缘有刺,人眼一下就能够看清。真叶长出不久,凤仙花就会长出花蕾准备开花。
另外凤仙花开花时,及时剪取花蒂,不让凤仙花结种,可以有效延长花期,和盆栽的观赏时间。在定植的时候,要及时浇水,在夏天这样的高温天气,每天清晨浇水一次,中午傍晚各在浇水一次,可以保证盆栽有充足的水分。
扩展资料
凤仙花种植的注意事项
1、凤仙花定植后应及时灌水,勤施肥,特别注意不可忽干忽湿。夏季切忌在烈日下给枯萎的植株浇水。特别在开花期,不能受旱,否则易落花。
2、凤仙花在生长季节每天应浇水一次,雨天注意排水,总之不要使盆土干燥或积水。夏季切忌在烈日下给萎蔫的凤仙花植株浇水,特别是开花期,不能受旱,否则易落花。
两瓣子叶变成幼苗的第一对子叶。
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花卉,高60到100厘米,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凤仙花花形似蝴蝶,花色多样,主要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
凤仙花花期为6至8月,结蒴果,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
另外凤仙花善变异,据古花谱载,凤仙花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经人工栽培后产生了一些新的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和十样锦。
扩展资料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1、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深厚、通透良好的土壤,忌积水、久湿和通风不良的培养土。
2、施肥:播种10天后开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
3、环境:尽管其喜暖热、好光照,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地不择干湿、移栽不论时序,但其原产于温暖湿润的印度、马来西亚和我国南部, 对夏季高温和土壤干燥、空气湿度过低等不良环境,也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反应,甚至会出现叶片卷缩、枯尖、落叶以至植株死亡。
凤仙花的两瓣子叶将变成幼苗的第一对叶子。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原产于中国和印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花卉,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使用价值。
凤仙花的根、茎、花及种子都能够入药,具有活血止痛和利湿消肿的药效。凤仙花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和屈伸不利等。
扩展资料
施肥浓度高
原因:给凤仙花施肥,若浓度太高就会将根部烧伤,根系还会变黑,严重时还会造成整株死亡。
解决方法:施肥要控制好量,施肥浓度也不要过高,应该做到薄肥勤施,若施肥量大了就要加大浇水量,让多余的肥料尽快流出。发现烂根后要及时将腐烂的根系剪下来,以免危害更多根须,然后将根部进行消毒,再重新种植就可以了。
两瓣子叶变成幼苗的第一对叶子。
凤仙花种子由种皮和 胚 等部分组成。从种子的结构上看,同凤仙花种子相似的种子(双子叶植物)有 蚕豆、黄豆 等,同凤仙花种子不相似的种子(单子叶植物)有玉米、小麦等。
但所有这些种子都是由种皮、胚乳、 胚三部分组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两类。凤仙花种子是无胚乳种子,但有两片子叶;凤仙花、黄豆种子的两瓣子叶变成幼苗的 第一对叶子。
一般情况下,凤仙花都是在春天播种。播种13天后凤仙花就会出苗了。凤仙花出苗一周之后,就会开始张叶,一般是一对子叶。凤仙花处于成长期期间,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子叶长出之后,真叶也就很快长出来了。
扩展资料
3―9月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
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
真叶和子叶最大的区别就是真叶边缘有刺,人眼一下就能够看清。真叶长出不久,凤仙花就会长出花蕾准备开花了。凤仙花4月播种,5月开花,6月防病虫,花期2个多月,到了9至10月的时候就可以留种了。
在种子的各部分名称中,种子的那两个瓣就叫子叶。种子萌发出土后将变成幼苗的子叶。植物没有第二对子叶,再长出的叶子叫真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