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为什么没有叶子只有刺?
一、仙人掌为什么没有叶子只有刺?
有的朋友也许会感到奇怪,一般的植物都有叶子,而仙人掌却看不到叶子,它到底有没有叶子呢?其实,仙人掌是有叶子的,只不过它的叶子的形态和普通的植物不同。你注意到仙人掌身上的刺了吗?原来,仙人掌浑身的刺就是它的叶子。 仙人掌原产于北美,它的故乡是终年干旱少雨的大沙漠。在那里,普通植物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植物每天都要向外界蒸发出水分,一般植物叶子较宽大,蒸发的水分十分大,干旱的土地又不能提供足够的水分,就会枯死,所以普通植物不能在这里落户。仙人掌为了能在沙漠生存下去,它把宽大的叶子退化成了浑身的刺,这些刺面积很小,而且又硬又尖,身体里的水分不容易蒸发出去,就不会干枯而死了。同时,仙人掌身上的刺还有了不起的本领,能从空气中慢慢地吸收水分,如果沙漠下雨,更能吸收雨水。因此,仙人掌的刺状叶子正是它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体现。
二、(高分)这是种什么植物
紫娇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石蒜科。它的叶子细长,呈剑形,叶片中间有明显的中脉,叶缘有锋利的刺。紫娇花的花朵是紫色的,非常鲜艳,花朵直径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花瓣有6片。
紫娇花植物小苗的形态特征与大苗相似,只是体型更小,高度在10-20厘米之间。小苗的叶片较窄,叶缘的刺也不太明显。在生长过程中,紫娇花小苗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这样才能促进其生长和开花。
紫娇花小苗在市场上价格不高,但它们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它们可以作为庭院、花园、公园等地的绿化植物,能够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美丽度。此外,紫娇花小苗还可以用于盆栽,放在室内作为观赏植物,能够给家居带来一抹紫色,增加生活情趣。
总之,紫娇花植物小苗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如果你想在家里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可以考虑购买一些紫娇花小苗,让它们为你的生活增添一份美丽和生机。
我这里有两种植物,长得很像它,我把资料发给你。
紫娇花
别名:野韭、非洲小百合、洋韭、洋韭菜
科属:石蒜科紫娇花属
原产地:南非
繁殖:分球、播种
花果期:花期几乎全年,以5-7月为最盛期。
日照:半日照或全日照
温度:生长适温24℃~30℃
土壤:不择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
水分:喜湿润
形态特征:
鳞茎肥厚,呈球形,直径达2厘米,具白色膜质叶鞘。叶多为半圆柱形,中央稍空,长约30厘米,宽约5毫米,叶鞘长5-20厘米。花茎直立,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球形,具多数花,径2-5厘米,花被粉红色,花被片卵状长圆形,长4-5毫米,基部稍结合,先端钝或锐尖,背脊紫红色;雄蕊较花被长,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下部扁而阔,基部略连合;花柱外露;柱头小,不分裂。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圆柱形小鳞茎,成株丛生状。茎叶均含有韭味。顶生聚伞花序开紫粉色小花。花茎叶均含韭味,揉碎后尤其明显,花有香味,花期长。
果实为三角型蒴果,内含扁平硬实的黑色种子。花期极长,於温暖环境几乎全年均可开花,而以夏、秋二季最盛;但由於紫娇花耐寒性稍弱,生长适温需在10℃以上,遇冬季低温时地上部易枯黄萎凋,待温度上升才又萌芽长叶。
百子莲
别名:百子兰、非洲百合、蓝花使君子、紫君子兰、蓝花君子兰
科属:石蒜科百子莲属
原产地:南非
繁殖:分球、播种
花果期: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日照:全日照
温度:生长适温20℃~28℃
土壤:喜疏松、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
水分:喜湿润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50~70厘米。有根状茎;叶二列基生,线状披针形,光滑,近革质;花葶自叶丛中抽出,花茎直立,高可达60厘米;伞形花序,有花10朵~50朵,花漏斗状,深蓝色或白色,花药最初为黄色,后变成黑色。蒴果。
——《观花植物1000种经典图鉴》
三、叶子尖长刺,开花很香
1 枸骨
别名猫儿刺老虎刺八角刺鸟不宿等
冬青科
2 丝兰或叫 凤尾丝兰
粉团蔷薇 Rosa multiflora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 蔷薇科 Rosaceae 蔷薇属别名:粉团蔷薇 白残花 刺花 刺玫花 刺苔 多花蔷薇 粉花蔷薇 粉花野蔷薇
四、紫红色小叶子 ,还带刺 。 这叫什么名字的植物啊?
紫叶小檗。
紫叶小檗介绍:
红叶小檗(学名:Berberis thunbergii var. atropurpurea Chenault),别名:紫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原产于中国东北南部、华北及秦岭。多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缘或疏林空地。落叶灌木,枝丛生,幼枝紫红色或暗红色,老枝灰棕色或紫褐色。叶小全缘,菱形或倒卵,紫红到鲜红,叶背色稍淡。4月开花,花黄色。果实椭圆形,果熟后艳红美丽。
紫叶小檗的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根和茎含小檗碱,可供提取黄连素的原料。民间枝、叶煎水服,可治结膜炎;根皮可作健胃剂。茎皮去外皮后,可作黄色染料。
应该是紫叶小檗,在路边经常看到
紫叶小檗,小檗科的植物,冬季落叶。其它季象表现都很好。
紫叶小檗。
紫叶小檗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紫叶小檗紫叶小檗,拉丁名:Berberisthunbergiicv.atropurpurea,别名:红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原产于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及秦岭。多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林缘或疏林空地。落叶灌木,枝丛生,幼枝紫红色或暗红色,老枝灰棕色或紫褐色。叶小全缘,菱形或倒卵,紫红到鲜红,叶背色稍淡。4月开花,花黄色。果实椭圆形,果熟后艳红美丽。紫叶小檗的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中文学名:紫叶小檗拉丁学名:F. atropuTpure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亚纲:木兰亚纲(Magnoliidae)目:毛茛目(Ranunculales)科:小檗科(Berberidaceae)属:小檗属(Berberis)种:紫叶小檗分布区域:原产日本,我国秦岭地区也有分布。现我国各大城市有栽培
目录形态特征植物形态采集来源主治用法与用量选方
展开形态特征植物形态采集来源主治用法与用量选方
展开[1]基本信息
紫叶小檗即红叶小檗,为日本小檗的自然变种.科属:小檗科,小檗属
学名:Berberis thunbergii cv. atropurpurea
分布地:紫叶小檗原产日本,我国秦岭地区也有分布.现我国各大城市有栽培。 紫叶小檗生态习性:喜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也耐旱,不耐水涝,喜阳也能耐阴,萌蘖强,耐修剪,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紫叶小檗
紫叶小檗
紫叶小檗为落叶多枝灌木,高2~3米。叶深紫色或红色,幼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或紫褐色,有槽,具刺。叶全缘,菱形或倒卵形,在短枝上簇生。花单生或2~5朵成短总状花序,黄色,下垂,花瓣边缘有红色纹晕。浆果红色,宿存。花期4月份.果熟期9—10月份。 植物形态以下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紫叶小檗全株紫叶小檗花果
编辑本段采集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编辑本段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小檗、细叶小檗或日本小檗的根及茎枝。 性味
《唐本草》:味苦,大寒,无毒。
编辑本段主治小檗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热痹,瘰疬,肺炎,结膜炎,痈 紫叶小檗肿疮疖,血崩。
① 陶弘景:主口疮。
②《唐本草》:主口疮疳蠚,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
③《纲目》:治血崩。
④《陕西中草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编辑本段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或炖肉服。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亦可煎水热敷。紫叶小檗(6张)
编辑本段选方① 治湿热痹痛: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猪皮肉适量,水炖服。
② 治瘰疬: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或调酒服。 ③《治燥热唇舌破烂:小檗干树皮切薄片,浸清水中,每取一片含口中。(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④ 治疮疖肿痛:三颗针,水煎服,并作局部湿敷。(《常用中草药图谱》)
⑤ 治乳痈:鲜小檗根五钱至一两,猪瘦肉适量,水酒煎服。(《福建中草药》)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1、治疗慢性气管炎:细叶小檗全草煎制成膏后压片,每片重0.23克,相当于生药10克。每次5片,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三疗程。每疗程间隔5~7天。对镇咳、止喘、祛痰、消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尤以消炎作用较好。服药后80%病人反映食量增加,精神及睡眠好,无副作用。
2、治疗小儿肺炎:从细叶小檗提取黄连素制成注射液,供静脉注射,每日1~3毫克/公斤体重,有明显的抗菌、抗感染及退热作用。
3、治疗痢疾、肠炎:用细叶小檗根提取的小檗碱(粗制品)制成胶囊,每粒含0.2克。每次1粒,日服3次,首次倍量,小儿减半。
4、消除流脑的带菌状态:取细叶小檗根2两(先去其外皮),用水浸泡一昼夜,加水500毫升,熬成200毫升,使用前调整pH在7.0左右,用于滴鼻,每日2次,每次每鼻孔2~3滴,连滴3天。滴药前。清除鼻涕,头往后仰,药液滴入后以咽间有感觉为准。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紫叶小檗现我国各大城市有栽培。喜凉爽湿润环境,耐寒也耐旱,不耐水涝,喜阳也能耐阴,萌蘖性强,耐修剪,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小檗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也可用分株、播种法。因其植 小檗适应性强,长势强健,管理紫叶小檗图片集锦(16张)也很粗放,盆栽通常在春季分盆或移植上盆,如能带土球移植,则更有利于恢复。 紫叶小檗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光线充足及凉爽湿润的环境,亦耐半阴。宜栽植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对水分要求不严.苗期土壤过
湿会烂根。盛夏季节宜放在半阴处养护,其他季节应让它多接受光用;浇水应掌握问干间湿的原则,不于不浇。此植物虽较耐旱,但经常干旱对其生长不利,高温干
燥时,如能喷水降温增湿,对其生长发育大有好处。移栽可在春季2—2月份或秋季10—11月份进行,裸根或带土坨均可。生长期间,每月应施一次20%的饼
肥水等液肥。紫叶小檗萌蘖性强,耐修剪定植时可行强修剪,以促发新枝。入冬前或早春前疏剪过密枝或截短长枝,花后控制生长高度,使株形圆满。施肥可隔年,秋季落叶后.在根际周围开沟施腐熟厩肥或堆肥1次,然后埋土并浇足冻水。
由于它的萌蘖力强,在早春或生长季节,应对茂密的株丛进行必要的疏剪和短执,剪去老枝、弱枝等,使之萌发枝新叶后,有更的观赏效果。
编辑本段园林应用紫叶小檗春开黄花,秋缀红果,是叶、花、果俱美的观赏花木,适宜在园林中作花篱或在园路角隅丛植、大型花坛镶边或剪成球形对称状配植.或点缀在岩石间、池畔。也可制作盆景。
编辑本段病害防治小檗最常见的病害是白粉病。此病是靠风雨传播,其传播速度极快,且危害大,故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处置。其方法是用三唑酮稀释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周一次,连续2-3次可基本控制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