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驱蚊子?
一、怎么驱蚊子?
方法一:在水杯里放入量较多糖,用开水冲好后,放在离自己稍远处即可。蚊子喜欢甜味。
方法二:对于蚊帐,尽量不要用蓝色。蚊子喜欢蓝色。基于这一原因,商家看准商机,制造了发出蓝色光的灭蚊灯。
方法三:将生姜捣碎在一小容器中,将此容器置于身边。生姜发出的刺激性气味可有助于驱蚊。
方法四:就是花露水,蚊香,灭蚊剂之类的产品了。
去除蚊虫叮咬后发痒的10个方法
1、肥皂涂抹止痒。蚊虫叮咬时,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这种物质可引起肌肉酸痒。肥皂含高级脂肪酸的钠盐,这种脂肪酸的钠盐水解后显碱性,可迅速消除痛痒。
2、用食用碱面水少许涂擦,也可很快止痒。
3、洗衣粉去痒。用清水冲洗被咬处,不要擦干,然后用一个湿手指头蘸一点洗衣粉涂于被咬处,可立即止痒且红肿很快消失,待红肿消失后可用清水将洗衣粉冲掉。
4、鲜马齿苋茎叶少许,在手里揉搓出水后,涂擦患处,具有止痒消肿效果。
5、用切成片的大蒜在被蚊虫叮咬处反复擦一分钟,有明显的止痛去痒消炎作用,即使被咬处已成大包或发炎溃烂,均可用大蒜擦,一般12时后即可消炎去肿,溃烂的伤口24小时后可痊愈。皮肤过敏者应慎用。
6、氯霉素眼药水止痒。被蚊虫叮咬后,可立即涂搽1至2滴氯霉素眼药水,即可止痛止痒。由于氯霉素眼药水有消炎作用,蚊虫叮咬后己被抠破有轻度感染发炎者,涂搽后还可消炎。
7、白胡椒20克,捣碎浸泡在60度白酒100克中,将容器密封置于阳光下曝晒3—7天,即可搽蚊虫叮咬处,每天1—2次,可镇痛,止痒,消肿。
8、取六神丸10—60粒,研末后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蚊虫叮咬处,每日3—5次。
9、用扑尔敏1片,蘸唾液反复涂擦叮咬处,止痒效果佳。
10、雄黄10克,大蒜(独头蒜或紫皮蒜)10头去皮,浸泡在60度纯白酒200克内,待10天左右,即可搽蚊虫叮咬处,每天1—2次,可解毒、镇痛、止痒、消肿。
二、这个花叫什么??
这个花叫“ 老来变” 因为叶子的颜色早晚是不同的
三、怎样的人容易被蚊子盯上?
以下是11种类型中蚊子喜欢的类型之一:
1:出汗多。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一旦嗅到这些物质的气味就食欲大开。
2:O型血。话说O型血有些甜味,蚊子一旦尝到了甜头便会集群而来,穷追猛打。
3:皮肤嫩。皮肤太好有时也不是件什么好事,又白有嫩的皮肤以为只有你喜欢,人蚊子也很喜欢。轻轻一刺就能享受到美味,蚊子也想多做这种不费力的好事儿。
4、奶味。宝宝容易成为蚊子进攻的对象,原因有两个:一是宝宝没有挡驾的能力,对于蚊子来说,危险性不大。第二:宝宝身上有又香又浓的奶味,蚊子是闻香而来。
5、喘气粗。肺活量大的人呼吸自然深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较多,蚊子嗅到后群集而来。
6.穿黑衣。衣着颜色深,对蚊子无反光作用,易受蚊子叮咬。
7.常化妆。美国科学家曾利用嗅觉仪器对3900多种物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发现,许多种类的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对蚊子的诱惑力非同寻常。大多数化妆品都含有硬脂酸(脂肪酸的一种),所以化妆的人比不化妆的更受蚊子“青睐”。
8.爱酒肉。实验发现,人们在饮酒、吃了牛羊肉之后,也会变得易受蚊子的叮咬。
9、脚臭。美国科学家发现,雌蚊子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嗅觉受体,能对人体散发出来的气味产生感应。如果是有浓烈脚臭的人,自然成为了蚊子饥饿雌蚊子的攻击对象。
10、孕妇。科学的研究总是给人特别的发现,一项美国的医学研究显示,孕妇特别招蚊子,她们遭蚊子叮的机会比其他女性高一倍。
11、情侣。恋爱中的人是否将甜蜜漫溢到了空中,我们不知道。但欧洲的科学家把实验者关在布满蚊子的房间里,实验进行了多次,结果就是:每次都是处在热恋中的人身上挨叮咬的次数比单身者多。
四、花卉市场常见彩色叶子的植物
1. 彩叶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全年彩叶植物、季相彩色叶植物以及斑彩色叶植物等。常见的彩叶植物包括金叶国槐、金叶榆、紫叶皂荚、蓝冰柏和千层金等。
2. 全年彩叶植物的特点是它们的叶片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始终保持彩色,颜色稳定且持久。例如,紫叶矮樱、紫叶女贞、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紫叶李、红背桂、金叶过路黄、紫叶小檗、洒金柏、金心黄杨和金边黄杨等都属于这一类。
3. 季相彩叶植物是指那些叶片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色彩的植物。这一类植物种类丰富,色彩斑斓,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分为春色叶、秋色叶、冬色叶以及春秋两季色叶等类型。
4. 春色叶植物主要表现为红色叶色,其中包括五角枫、红枫、红叶石楠、香樟、紫叶桃和臭椿等。
5. 秋色叶植物的叶片色彩主要以红色和黄色为主。金黄色的树种有金钱松、杨树、柳树、七叶树、槐树、石榴和无患子等,而红艳的树种则包括枫香、重阳木、丝绵木、榉树和乌桕等。秋叶颜色由黄色转为红色的树种有水杉、池杉、落羽杉和山胡型滑椒等。
五、这种有紫色叶子的花卉叫什么呀?
鸭趾草
繁殖方法 分株及扦插繁殖均可,而以扦插为主,极易成活,全年均可进行。鸭趾草其匍匐茎触地即能生根,此时可以从茎基部切断,上盆培养,并进行摘心、整枝处理,使其株形饱满,同时利用所剪下枝条进行扦插育苗。
栽培管理 鸭趾草喜肥沃、疏松土壤。4月出圃后,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生长期保证水肥供应,可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腐熟有机液肥。只有养料充足,方能保证其茎节粗壮,叶色浓绿或紫红。惟有盛夏时节,应移至半萌处。10月移入室内阳光充足之处,保持盆土湿润,温度不低于10℃即可。鸭趾草亦可于荫处培养,但长期光照不足,易使茎节变长,细弱瘦小,叶色变浅。盆栽鸭趾草,宜选用高盆或将盆吊起,使枝蔓下垂,显得潇洒自如。养护一定时期后,下部叶片易干,影响观赏效果,此时可自脱叶处短截,令其重发新枝。剪下部分可作插穗用。鸭趾草很少有病虫危害。
美丽的花朵。
鸭趾草
紫叶鸭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