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什么花
一、请问这是什么花
这个 是朱顶红,【学名】Hippeastrum vittatum (Ait.) Herb.
【英文名】Barbadoslily
【别名】百枝莲、柱顶红、朱顶兰、孤挺花、华胄兰、百子莲、百枝莲、对红、对对红
【科縖/b]石蒜科(Amaryllidaceae)
【属名】孤挺花属
【产地】原产秘鲁和巴西一带。现广泛栽培。
【花语】 渴望被爱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肥大,近球形,直径5—10cm,外皮淡绿色或黄褐色。叶片两侧对生,带状,先端渐尖,2—8枚,叶片多于花后生出,叶片长15到60厘米,朱顶红还有锦斑品种(白肋朱顶红),叶片中间有一条白色锦斑。总花梗中空,被有白粉,顶端着花2—6朵,花喇叭形,花期有深秋以及春季到初夏,甚至有的品种初秋到春节开花(白肋朱顶红)。现代栽培的多为杂种,花朵硕大,花色艳丽,有大红、玫红、橙红、淡红、白、、蓝紫、绿、粉中带白、红中带黄等色;其花色除纯蓝、纯黑、纯绿外已经可以覆盖色谱中其余的所有颜色。花径大者可达20cm以上,而且有重瓣品种;朱顶红品种繁多不逊郁金香;花色之齐全超过风信子;花型奇特连百合也逊色;花叶双艺乃球根罕见。可见其综合性状乃球根花卉之首。
[编辑本段]【主要品种】
常见的栽培品种有:
红狮(Redlion),花深红色。
大力神(Hercules),花橙红色。
赖洛纳(Rilona),花淡橙红色。
通信卫星(Telstar),大花种,花鲜红色。
花之冠(FlowerRecord),花橙红色,具白色宽纵条纹。
索维里琴(Souvereign),花橙色。
智慧女神(Minerva),大花种,花红色,具白色花心。
比科蒂(Picotee),花白色中透淡绿,边缘红色。
最近,欧洲又推出适合盆栽的新品种,其中拉斯(LasVegas),为粉红与白色的双色品种。卡利默罗(Calimero),小花种,花鲜红色。艾米戈(Amigo),晚花种,花深红色,被认为是最佳盆栽品种。纳加诺(Nagano),花橙红色,具雪白花心。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忌酷热,阳光不宜过于强烈,应置荫棚下养护。怕水涝。冬季休眠期,要求冷凉的气候,以10一12℃为宜,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编辑本段]【繁殖方法】
繁殖采用播种法或分离小鳞茎方法。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在18℃-20℃情况下,发芽较快;幼苗移栽时,注意防止伤根,播种留经二次移植后,便可上入小盆,当年冬天须在冷床或低温温室越冬,次年春天换盆栽种,第3年便可开花。一般多用分离小鳞茎的方法繁殖,将着生在母球周围的小鳞茎分离,进行培养,第二年就可开花。
用分球、分割鳞茎、播种或组织培养法繁殖。分球繁殖于3—4月进行,将母球周围的小球取下另行栽植,栽植时覆土不宜过多,以小鳞茎顶端略露出土面为宜。此法繁殖,需经2年培育方能开花。分割鳞茎法繁殖一般于7—8月份进行。首先将鳞茎纵切数块,然后,再按鳞片进行分割,外层以2鳞片为一个单元,内层以3鳞片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均需带有部分鳞茎盘。此法繁殖,若被分割的鳞茎直径为6cm以上,则每球可分割成20个以上双鳞片和三鳞片的插穗,将插穗斜插于基质中(pH值最好为8左右),保持25—28℃和适当的空气湿度,30—40天后,每个插穗的鳞片之间均可产生 l一2个小鳞茎,而且基部生有根系,此法繁殖的小鳞茎,需培养3年左右方可开花。朱顶红经人工授粉容易结实,授粉后60余天种子成熟,熟后即可播种,播后置半阴处,保持15—18℃和一定的空气湿度,15天左右可发芽。实生苗需养护3—4年方可开花。
二、大头兰为啥只长叶子不开花?
三个原因能引起大头兰(朱顶红)长时间不开花,请比对养护方法加并以修改:
1、球茎小,不能形成花芽。只有超过5cm以上的球茎才会孕蕾。不同品种也各有不同的花期。
2、光照少,朱顶红可以全日照养护,如果缺少光照,叶片徒长颜色淡,消耗太多营养不能形成花蕾。
3、温度不合适,冬季照常生长没有休眠期。冬季应保持干燥,温度应保持在10~12℃,使其充分休眠,到第二年才能开花。
三、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花
一叶兰
又名:蜘蛛抱蛋;
别名:大叶万年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等
四、大头虎皮是大虎皮吗?
虎皮鹦鹉自从被人工饲养了以后,开始迅速风靡于欧洲,成为热门宠物鸟。当虎皮鹦鹉在人工条件下可以繁殖了的时候,经过人们的长时间精心改良,最终选择育出来了一个大型品种——大头(也叫蘑菇头)。人们在繁育的过程中发现,一窝中总会有爱吃的、强健的、个体大的鸟出现,时间一长,白种人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开始留下大号的来繁殖,(都知道白种人高大,不像日本人矮小,他们喜欢的东西也不像日本那么袖珍。这就是为什么欧美流行大头,日本流行羽色炫丽的小鹦鹉的原因,日本人更注重的是色彩!)大号复大号,变成大大号,一代复一代,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大”的基因得以延续、优化。大头虎皮,实际上是人工选育的结果。
当然,大头是投人所好,当然是有弊端的,体型加大,身材肥硕,造成了飞行能力降低,野外无法存活;还有跟人一样,肥胖人群不爱动,大头也一样。有时候站杆子上傻了吧唧的一下午也不动一下,不爱乱窜,当然也不爱叫(这点是优点);还有大头的羽毛比小鹦鹉的长, 处的羽毛时常会接住大便让人以为是生病了,其实很健康,所以就需要把 周围的羽毛剪短一些。当然现在国外的很多鸟展都是比大头的优劣,基本没有比小鹦鹉的,头型、体型、体态、面具大小、颜色品种……有的时候各个不同的分组可以评出不同的单项冠军。
人们饲养大头虽然不需要过于太谨慎,但是和小鹦相比还是有区别的。首先大头的成熟期可能会比小鹦鹉晚,大概晚上一、二个月左右,繁殖周期也会长一些;大头食量大,每次都吃的嗉囔胀胀的,感觉很雄伟的样子,注意随时添加食物,不要让鸟挨饿;如果没有开始繁殖的鸟你得给它们多一些的时间,因为它们比较慢热。
大头的特色就是头大,选择的时候应优先考虑体型,好的大头有人说能长玄凤那么大,我是没见过那么大只的了。当然了,那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选头大体长健硕的。要是在同等条件下还是应该要选择羽色、颜色好的。通常国内很难得有太优质的。最后谨防买到大头和小鹦鹉的串子,有的人结合大头&小鹦鹉是因为需要小鹦鹉的颜色,品种。但是他们选择完以后淘汰的就是不大不小的鹦鹉,那类基本和一般的小鹦鹉也没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