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描寫牡丹花
一、怎樣描寫牡丹花
“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这些优美的词语都是来赞扬“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今天,我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洛阳的牡丹。
洛阳牡丹的茎又细又短,老干可达3米,枝叶特别茂盛。它的叶子又扁又短,绿得好像就要底下来似的。每当到了百花盛开的四月份,洛阳就成了花的海洋。那里的花颜色各异,花朵硕大,花瓣肥厚,花蕊也非常多。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一阵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最绿的牡丹是“豆绿”,它的颜色近似叶绿;最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它的颜色是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数“魏紫”,约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它的颜色近似国旗红;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是粉里透蓝;最佳的间色牡丹是“二乔”,它一朵花上两种颜色。
洛阳的牡丹不仅丰姿绰绝,而且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牡丹的茎、叶可以治疗血瘀病,花朵可供观赏,许多城市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它的根可以入药,也可以叫它丹皮,入药后可以治疗高血压,除伏火,清热散瘀,去痈消肿等。对高血压有显著疗效。而它的花瓣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鲜美。
洛阳牡丹之所以能闻名中外,是因为它们形大鲜美、仪态万方、色香俱全、冠绝群芳、国色天香,并且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百闻不如一见”,有空一定要来洛阳-----看牡丹。
从古到今,我国人们对牡丹花的描写,刻画和歌唱的作品多如天上繁星,例如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著名戏曲《牡丹亭》,而国画牡丹的上乘之品也是多不胜数的。古人有“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的笑谈,可见牡丹花在我国民众心中的确占有很大的分量。
牡丹花雍容典雅,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已经有“国花”之美称。她是中国特有的名贵花卉品种,洛阳牡丹更是由于她的艳压群芳而名满天下。牡丹花的花瓣大而色彩艳丽,花瓣之大和花色之多在群花中算是很出众的了。牡丹花花型有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和皇冠型等七八种区分;她的枝繁叶茂,枝条有单枝型和稠枝型之分,叶子有大形圆叶型、大形长叶型和小叶圆叶等五种区分。如果根据牡丹花的花色来给牡丹花分类,可以分成八大种类:洁白无暇的白牡丹,有“黑美人”之称的黑牡丹,有蓝田玉之称的蓝牡丹,有“火炼金丹”之称的红牡丹,有墨紫色的“种生黑”,有淡紫色的“首案红”,有粉色的美人牡丹和有“贵妇人”之称的黄牡丹。
牡丹花雍容典雅,端庄贵气;牡丹花香气馥郁芬芳,沁人心脾。牡丹花语有完美,浓情和富贵之说。牡丹花实在是国色天香,她千百年来迷倒了多人人,有多少文人墨客拜在她的裙下。她不愧“花中之王”的美誉,她是富贵荣华,吉祥如意的象征。
二、描写荷花的段落
描写莲花的作文
[转帖]莲 花 赞
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花万朵。
莲花,你那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平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深扎淤泥的根,点、线、面巧妙组合的画,博得了世人的青睐。
莲花,你那窈窕淑女般的丰盈线条,纯洁清秀的美丽色彩,内质外形的完美统一,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你廉洁无暇、清丽纯真之魂的赞誉。
“杨柳枝头甘露洒,莲花池畔慧风生”──是对你怜爱平和、吉祥美好之意的褒奖。
莲花,你有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你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全盘托出,从花到叶、到籽、到根,可入菜肴,可作良药,通身是宝,整体奉献。
莲花,你有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你扎根污泥,珍爱自洁,保持天生丽质的本色。虽然环境冷酷哀凉,但你不叹世态炎凉,不怨时乖命蹇,不屈从环境,不沾污纳垢,照样安身立命,随遇而安,处之泰然,追求完美。污者管自污,莲花竟自洁。
莲花,你有独立不迁的鲜活个性。你不倚高枝,花开独朵;你端庄典雅,含蓄深沉;你豁然大度,光明磊落;你清新隽永,雅趣怡然;你璞玉浑金,自洁自爱;你亭亭玉立,别具一格。
莲花,你有友善宽厚的温柔情怀。你善良温厚,谦逊益群,携众而生,择善而从,欣然共处。你那藕断丝连的天然资质,象征着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你那清丽纯真的天然美质,代表着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
莲花,你以奉献美的精髓,个性美的筋骨,自洁美的肌肤,仁爱美的内涵,描绘了一幅真善美的画卷。
莲花,你以求真慕美之意,怜爱济世之情,超然物外之神,优雅风情之态,谱写了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我歌颂你,赞美你,莲花!
我欣赏你,挚爱你,莲花!
三、写一两段话,描绘喜欢的一种花草树木,写出他的特征,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200字以上
石榴树
细小的树干向上伸展,顶上缀满了翠绿的小叶子。让人担心那样纤细的枝干承担不了生命之重。一层层鳞片似的叶子被雨水冲刷得锃亮,好像涂了头油的绅士。火红的花朵已经绽开了。在石榴树上飘着一片红云。透过密密的花叶,隐约透出淡色的青天,衬得叶子更深,花更艳了。听说西班牙的国花就是石榴,这样浓烈的生命花火,正称了那个大陆彼端的热情极至。然而,这样多的花,落花落果缺很严重,结果率通常不高,我想大概就是在六月花期太过极致得盛放,才让秋天的结果力不从心。至盛则萎,只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