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君子兰和大头兰?
一、如何区分君子兰和大头兰?
大头兰的叶子很长,很窄。君子兰的叶子很短,很宽。
君子兰的叶子颜色比较深。
二、蒲公英到底有几种形状的叶子
1、蒲公英
全草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工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倒皮
针形,长6-15cm,宽2-3.5cm,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倒向浅裂或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形,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
明显,被蛛丝状毛。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关状毛。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外面总苞片数层,先端有或无小角,内面1层长于外层的1.5-2倍,先端有小角,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味微苦。
2、碱地蒲公英 叶倒卵状技外形或狭披针形,长约48cm,宽1.2-1.5cm,常较规则地倒向羽状深裂,裂片3-7对,先端裂片长就形,先端尖或钩,基部狭长,几无毛。总苞片3层,外层2面先端几无小角,内面1层长于外层的2倍。
3、东北蒲公英 叶长圆状倒技外形,长9-20cm,宽2-5cm,大头羽裂或现状深裂,裂片稍倒向,三角状或窄三角状,顶端裂片大,扁菱形或三角形,全,两面被疏柔毛。外层总苞片无或有不明显的小角,内层长于外层的2-2.5倍,无小角。
4、异苞蒲公英 叶柄基部略带紫红色,被蛛丝状毛;叶倒披针,长12-15cm,宽3-4cm,先端尖,基部狭长,边缘羽状深裂,裂片呈广或窄三角形,先端锐尖,全线或有疏齿俩面被蛛丝状白毛;老叶近光滑。总苞片3层,外层有小角,内层长于外层的1.5-2倍,稍有小角。
5、亚洲蒲公英 叶条形或狭披外形,长2.5-9cm,宽0.3-0.9cm,羽状浅裂至深裂,裂片稍倒向,三角状艘外形至条形,顶裂片较大,或形或狭朝形,无毛或疏被柔毛。外层总苞片有不明显的小角,内层长于外层的2-2.5倍,无明显的小角。
6、红梗蒲公英 叶柄短,红紫褐色;叶片长倒披外形或广倒被外形,长8-12cm,宽2.5-3cm,光瑞钝,基部狭窄,边缘具规则的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全缘或有疏齿,表面有红色斑点,两面被蛛丝状毛。总苞片3层,内面1层长于外层的2.5倍,光瑞紫红色,有小角。
以叶多、色绿,根长者为佳。
三、这是什么花?(附图)
朱顶红(楼主的花没开……)
【基本资料】
【学名】Hippeastrum vittatum (Ait.) Herb.
【英文名】Barbadoslily
【别名】百枝莲、柱顶红、朱顶兰、孤挺花、华胄兰、百子莲、百枝莲、对红、对对红
【科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石蒜科(Amaryllidaceae),孤挺花属 【产地】原产秘鲁和巴西一带。现广泛栽培。 【花语】 渴望被爱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肥大,近球形,直径5—10cm 植株,外皮淡绿色或黄褐色。叶片两侧对生,带状,先端渐尖,2—8枚,叶片多于花后生出,叶片长15到60厘米,朱顶红还有锦斑品种(白肋朱顶红),叶片中间有一条白色锦斑。总花梗中空,被有白粉,顶端着花2—6朵,花喇叭形,花期有深秋以及春季到初夏,甚至有的品种初秋到春节开花(白肋朱顶红)。现代栽培的多为杂种,花朵硕大,花色艳丽,有大红、玫红、橙红、淡红、白、、蓝紫、绿、粉中带白、红中带黄等色;其花色除纯蓝、纯黑、纯绿外已经可以覆盖色谱中其余的所有颜色。花径大者可达20cm以上,而且有重瓣品种;朱顶红品种繁多不逊郁金香;花色之齐全超过风信子;花型奇特连百合也逊色;花叶双艺乃球根罕见。可见其综合性状乃球根花卉之首
四、请问网友,这种荧紫色的是什么花?
这是打破碗花花。
打破碗花花(学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别称湖北秋牡丹、大头翁、山棉花、秋芍药、野棉花。是草本植物,植株高30-120厘米。根状茎斜或垂直,通常为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花葶直立,聚伞花序2-3回分枝,有较多花,萼片5,紫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花药黄色,椭圆形,花丝丝形;心皮约400,聚合果球形,瘦果长约3.5毫米,有细柄,密被绵毛。7月至10月开花。生于海拔400-1800m的低山、丘陵草坡或沟边。分布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五、大头兰和虎皮兰怎么养?长得快?
虎尾兰又称虎皮兰、千岁兰,为百合科虎尾兰届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
虎尾兰地下部具有韧旬的根状茎,无茎。叶簇生,肉质线状披针形,硬革质,直立,基部稍呈沟状;暗绿色,两面有浅绿色和深绿相间的横向斑带,稍被白粉。总状花序,花白色至淡绿色,有一股甜美淡雅的香味;花期春夏季。常见栽培的品种有:
金边虎尾兰:形状似虎尾兰,但叶缘镶有金黄色的阔斑带。
短穗虎尾兰:为矮生种,株高约10—20厘米,为金边虎尾兰的突变种,叶片短而宽,回旋重叠生长。
葱叶虎尾兰:亦称柱叶虎尾兰。叶呈圆筒形,整叶上下粗细差不多,端稍尖细,叶面有纵走的浅凹沟状,每叶独立生长。
虎尾兰原产十干旱的非洲及亚洲南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它 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 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其生长适温为20一30℃,越 冬温度为10℃。
虎尾兰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每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结合换盆 进行分株,即将全株从盆中脱出,去掉旧培养土,露出根茎,并 沿其走向分切为数株,使每株至少含有3—4枚成熟的叶片,然后 分别用新培养土上盆种植。扦插繁殖材料为叶片(即叶插),在气 温15℃以上均可进行。将成熟的叶片横切成7—8厘米长片段,作 为一插穗,稍晾干后插于河沙中。扦插时注意不要倒插;保持一定的湿度,但也不宜过湿,以免腐烂。一个月左右可从切口部长 出不定芽和不定根,长成新的植株。金边及斑叶品种利用叶插繁 殖出的小苗为绿色苗,金边及斑小陵状消失,降低了观赏价值,所 以这些品种不宜用叶插繁殖,只能用分株繁殖。
虎尾兰盆栽可用腐叶土和园土等量混合并加少量腐熟基肥作 为基质。它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除盛夏须避免烈日直 射外,其它季节均应多接受阳光;若放置在室内光线太暗处时间 过长,叶子会发暗,缺乏生机。此外,如长期摆放于室内,不宜 突然直接移至阳光下,应先移在光线较好处,让其有个适应过程 后再见阳光,以免叶片被灼伤。浇水要适量,掌握宁干勿湿的原 则。平时用清水擦洗叶面灰尘,保持叶片清洁光亮。春季根颈处萌发新植株时要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也应 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秋末后应控制浇水量,盆土保持相对干燥,以 增强抗寒力。它对肥料要求不高,生长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 以保证叶片苍翠肥厚。
虎尾兰叶片坚挺直立,叶面有灰白和深绿相间的虎尾状横带 斑纹,姿态刚毅,奇特有趣;它品种较多,株形和叶色变化较大, 精美别致;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植物,栽 培利用广泛,为常见的家内盆栽观叶植物。适合布置装饰书房、客 厅、办公爽答场所,可供较长时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