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牡丹种植方法?
一、药用牡丹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药用牡丹是根类植物,应选择阳光充足、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平地、坡地均可。前茬以玉米、棉花等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整地,一般翻深50~8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施基肥3000~5000公斤,加磷、钾肥各50公斤。晾晒土地8~10天后进行细翻,深度为50~60厘米即可,整平做成高畦,畦呈龟背形,以便排水,畦宽1.5~2.0米,沟深30厘米,沟宽40厘米。
2.播种
8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可进行播种,以9月中旬至下旬为最佳播种时期。播种时应选择籽粒饱满、黑色、具有光泽、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前,先将种子用45℃的温水浸泡24小时后沥水晾干,待播。目前,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苗畦宽度以1.2~2米为宜。
穴播:在药材产区,一般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挖穴,穴位呈品字形排列,穴深10厘米左右,直径在5厘米左右,穴底平坦,每穴施入适量基肥(不能用化肥),然后覆上约3厘米厚的细土,压实整平。一般每穴播种20粒,且在穴内均匀分布。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0公斤左右。
条播:在药材产区,一般按行距25厘米、播幅宽10~20厘米,横向开6厘米深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每667平方米用种量约为100公斤。
穴播或条播后应马上封土,并使畦面平整后加盖茅草。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即可出苗,出苗前应及时揭除盖草,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两年后可移栽定植。
3.药用牡丹田间管理
移栽定植:一般在秋季落叶后(9~10月),将2年生种苗挖起进行移栽。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深20~30厘米挖坑,每坑栽壮苗1株或细苗2~3株。填土时使根系伸直,当土填至一半时,用手将种苗轻轻向上提一下,然后再继续覆土压实,使根部舒展并与土壤密接。栽植后浇足定根水。
中耕除草:移栽第二年春季出芽后开始中耕除草,每年中耕3~4次,保持地内无杂草,土壤疏松。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要进行培土。
露根:4~5月间,选择晴天,揭去覆盖物,扒开根际周围的泥土,露出根蔸,让其接受光照。2~3天后结合中耕除草,再培土施肥。
追肥:牡丹喜肥,每年开春化冻、开花以后和入冬前各施肥1次,每667平方米可施腐熟的饼肥150~200公斤。施肥一般结合培土进行。
排灌:如果生长期遇干旱,可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摘蕾与修枝:除留种的植株外,春季现蕾后应及时将花蕾摘除。摘蕾要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以防伤口感染病害。10~11月剪除枯枝和徒长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二、药用牡丹哪个品种最好?
药用牡丹属凤丹牡丹最好。凤丹牡丹有1600多年种植历史,凤丹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更侧重培植其药用价值,其根皮中含有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药酚甙和芍药甙。
三、牡丹有哪些药用价值?
牡丹药用价值丰富,据我经验所得,其花可泡茶,治疗女性疾病,如月经失调等。
我是小海子,复古且爱花艺的女子,不定期分享关于美好事物的想法,欢迎你的关注!
四、药用牡丹和观赏牡丹有什么区别?
1、植株形态
药牡丹和观赏牡丹的株型不同,其中观赏牡丹从根部就开始分枝,而药用牡丹的分枝从茎杆部位萌发,枝干较少,因此独杆的大多是药用牡丹。
2、花瓣不同
观赏牡丹颜色丰富,有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等颜色,花型优美,观赏价值极高,又被称为国花牡丹,而药用牡丹开花时为单瓣花,只有白色和白粉色两种颜色。
3、光照需求
牡丹是一种喜欢光照的植物,无论是地栽还是盆栽,都要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若是地栽,需要在夏季进行遮阴处理,防止牡丹花的根茎脱水,导致花朵掉落。
4、水肥管理
在养殖牡丹花时,春秋季节气候炎热,要多浇水,为根茎补充水分,并且春季要施加含氮磷钾的肥料,促使花朵膨大,注意给牡丹施肥时,要将浓度控制在20%左右。
五、黄荆叶子的药用价值?
黄荆叶
别名
蚊枝叶(《生草药性备要》),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姜荆叶(《湖南药物志》),埔姜叶(《广东中药》),姜子叶(《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片。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
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
生境分布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干燥叶片皱缩,灰黑色或绿褐色,背面色较暗淡,被短毛;为掌状复叶,小叶5枚,间或3枚,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叶柄方形被毛。叶脆易碎,有香气。
化学成份
含紫花牡荆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四羟基-甲氧基黄酮α-D-葡萄糖甙、5-羟基-3,6,7,3’,4’-五甲氧基黄酮、对羟基苯甲酸、5-羟基异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等。还含牡荆定碱及维生素C等。
药理作用
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性味
甘苦,平。
①《草木便方》:"寒。"
②《岭南采药录》:"甘苦,平。"
③《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
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
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
①《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
②《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
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
④《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疽。"
⑥《南宁市药物志》:"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风湿。"
⑦《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解表发汗,消暑止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0.5~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感冒:黄荆叶一两,路边荆一两,葱,姜各二钱。水煎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②治中暑呕吐、腹痛、腹泄:黄荆叶二两,红辣蓼二两,生半夏二两。焙干研细末,炼蜜为丸,黄豆大。日服二次,每次二钱。(《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③治痧气腹痛:新鲜黄荆枝头嫩叶、新鲜辣蓼枝头嫩叶各一两(切碎),吴茱萸三钱(研细)。同捣极烂,做成条状锭子,晒干。用时取药锭一钱,凉开水磨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疟疾:黄荆叶六两,煎水取浓汁一碗半服(发作前四小时服一半,二小时服一半。寒疟或体弱不适用)。(《广东中药》)
⑤治脚蛀(脚癣):黄荆叶,捣烂罨上。(《纲目拾遗》)
⑥治毒蛇咬伤,满身红肿发泡:黄荆嫩头,捣汁涂泡上,渣盫咬处。(《谈野翁试验方》)
⑦治外伤、犬及蜈蚣咬伤:黄荆叶二至四两,捣烂,擦、敷患处。(《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鲜黄荆叶半斤洗净,加水800毫升,煎煮1.5小时后过滤,再浓缩志100~120毫升。成人每次30~40毫升,日服3次。治疗急性菌痢54例,均在服药后第二天全身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体温降至正常;腹痛、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分别在2~7天内消失。平均5.1天治愈。治愈50天后随访18例,未见复发。对慢性细菌性痢疾或作为预防服药,也有一定效果。
②治疗急性肠炎
取鲜布荆(黄荆)嫩叶5块煎服,每日1剂;或用布荆梗、叶1斤,煎成7500毫升,日服150毫升。治疗40余例,一般服药第2天即基本控制。夏季用开水冲泡代茶,有预防肠炎作用。
六、牡丹叶子发黄?
1、牡丹的叶子发黄,要先找出原因之后调整。叶黄可能是长时间没换盆土壤不适导致的,要及时换盆,提供符合生长的土壤,换盆时处理烂根。
2、也可能是浇水不合理导致的,土壤干后就浇次透水,但注意好水量。
3、还可能是施肥太少太多导致的,要调整施肥的量。或可能是感染病虫害导致的,将发黄叶子摘除掉,然后使用药剂。
七、药用牡丹栽培育苗技术
<>药用牡丹栽培育苗技术
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药用牡丹以其独特的药用功效和观赏价值备受瞩目。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药用牡丹的栽培育苗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选种与繁殖
药用牡丹常以种子或嫩枝进行繁殖。对于种子,需要先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一天,然后用潮湿的沙土储存在阴凉通风处,等待种子发芽。嫩枝的繁殖可通过插条或嫁接等方式进行。
育苗时,选用适宜的土壤和容器,将种子或嫩枝种植于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培养土中,并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日光照射。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摄氏度,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有助于苗木的健康生长。
栽培管理
土壤和环境:药用牡丹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7之间。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浇水和施肥:药用牡丹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但要避免积水。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药用牡丹对肥料要求较高,可以选用有机肥或专用花卉肥进行施肥,确保植株的充足养分供应。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药用牡丹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定期检查植株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可使用适宜的药剂进行喷洒处理,且注意增强植株的自身抵抗力,加强养护管理。
虫害防治:药用牡丹常受到蚜虫、食叶虫、螨虫等害虫的侵袭。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常见的有喷洒杀虫剂、粘虫板等方式。注意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减少害虫的滋生。
药用价值
药用牡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抗炎止痛等药用功效。它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乳腺炎、痈肿等疾病。其根、茎、叶、花等各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使用。
药用牡丹的应用
中药配方:药用牡丹常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如与红花、川芎、桃仁等药材配伍,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美容护肤:药用牡丹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可以用来制作面膜、乳液等美容产品,滋养肌肤,减少皱纹。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药用牡丹的栽培育苗技术以及其药用价值和应用。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管理,防治病虫害,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希望这些信息对药用牡丹的种植者和爱好者有所帮助,为更好地利用药用牡丹的独特药用功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