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盆栽杨桃才能让它结果?
一、如何种植盆栽杨桃才能让它结果?
盆栽杨桃的管理技术
甜杨桃果实肉质爽脆,清甜多汁,主要供鲜食,也可用于加工,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品种之一。杨桃适合盆栽。盆栽杨桃,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收获一定量的果实。据观察,盆栽杨桃应注意掌握如下管理技术。 一、摆放位置 杨桃喜温怕冷,较耐阴,忌烈日,要求在半阴、湿润环境中生长。若光照过强,加上干旱,易造成秃顶枯枝,特别是开花期和幼果期最怕烈日干风。由于盆栽杨桃枝梢较细弱,果梗较纤弱,易遭风害,造成落叶落果,故应注意摆放在避风处。夏季要适当遮阴,不要被烈日曝晒。冬季要防寒防冻。 二、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是盆栽杨桃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如果管理不当,易引起植株营养不良,树势衰退,枝条细弱,叶片枯黄,造成不开花或见花不见果,果实细小或水分不足,品质差。杨桃施肥应以薄肥勤施。多施有机肥少施无机肥为原则。每年3~11月,每月施1次充分腐熟的花生麸水,或每盆埋施花生麸50~100克。在结果期间可增施速效肥,一般每月施2次,每次每盆淋施复合肥水溶液25克。同时结合喷施0.2%的高力肥或高美施等叶面肥。 杨桃由于发梢次数多,生长量大,周年均需充足的水分,故要坚持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必要时中午再浇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后再进行叶面喷水保湿。 三、修剪与翻盆 盆栽杨桃要注意矮化,每次抽出新梢时要把顶部摘去。修剪一般每年进行2次,4月底前剪除越冬后的干枯枝条,以疏通树冠,促进春梢萌发;6月份剪除徒长枝和过密纤弱枝,保留均匀分布的下垂马鞭枝群作结果枝。杨桃有能在树桩上抽生花枝或带叶结果枝的特点,故在修剪树冠内部阴生枝时,一般不贴基枝剪去,留1~2厘米的树桩结枝头果。 盆栽杨桃每年春季都要进行换盆,换盆时剪去过长、过细的根系,换上新鲜稍带粘性的砂壤土或冲积土,并在换入的土壤中加入火烧土和少量花生麸。 四、花期管理 大果甜杨桃一年可开花结果4次,做好花前和花期管理,是杨桃结果的关键技术。由于春夏季的干热风和冬季的寒风,对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极为不利,所以应避免把盆栽杨桃放在风口,并要遮蔽防风,同时要加强花期叶面喷水,提高座果率。在杨桃花蕾期喷施托布津1000倍液一次,重点防治霜霉病和炭疽病。 五、疏果与套果 在果实转蒂下垂后分次进行疏果,先摘除畸形果、病虫果和过密的小果,再依照实际情况摘除部分发育正常的小果。疏果后,为保证果质,可以进行套袋护果,采用一般的白色透明塑料袋,应注意将套袋底部的两个角剪掉,防止袋内积水造成烂果。 六、病虫害防治 杨桃的虫害较少,主要应注意钻心虫和金龟子等危害,可采用人工捕杀或喷施敌百虫800倍液等进行防治,也可用网纱罩进行保护。(
二、这是什么花谁有详细资料
这是夹竹桃 有毒 夹竹桃(jiazhutao)(Nerium indicum)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灌木,高达5米。叶3~4枚轮生,枝的下部叶常为对生,窄披针形,全绿、革质。夏季开花,花桃红色或白色,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花萼直立;花冠芳香,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长圆形;种子顶端有黄褐色种毛。原产于阿富汗、伊朗、印度、尼泊尔,广植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各地为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用扦插、压条繁殖。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种子含油量58.5%,可榨制润滑油。叶、树皮、根、花、种子含多种配糖体,有毒,人畜误食能致死。叶、茎皮可提取强心剂,但有毒、应慎用。夹竹桃,叶片如柳似竹,红花灼灼,胜似桃花,花冠粉红至深红或白色,有特殊香气,花期为6~10月,是有名的观赏花卉。广东、广西、福建、有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和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能力。夹竹桃的叶片,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氢、氯气等对人体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据测定,盆栽的夹竹桃,在距污染源40米处,仅受到轻度损害,170米处则基本无害,仍能正常开花,其叶片的含硫量比未污染的高7倍以上。夹竹桃即使全身落满了灰尘,仍能旺盛生长,被人们称为环保卫士。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夹竹桃叶含有夹竹桃甙、糖甙等多种物质,花含洋地黄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它们具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发汗催吐和镇痛作用,效果与洋地黄相似,属于慢性强心甙类药物。临床报道夹竹桃的水煎液,试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效果。夹竹桃苦寒,有毒,可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经闭,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三、长春花如何播种
长春花 【学名】Catharanthus roseus (L.) G. Don 【别名】雁来红、日日新、四时春、人面桃花等。 【分类】夹竹桃科(Apocynaceae),长春花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在南方呈亚灌木状,高达60cm;北方多作一年生栽培,高约40cm。幼枝绿色或红褐色,它和叶背、花萼、花冠筒及果均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长圆形或倒卵形,全缘,光滑,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中脉伸出成短尖。花1~2朵腋生;花萼绿色,5裂;花冠高脚碟状,粉红色或紫红色,长2.5~3厘米,裂片5;雄蕊5,内藏;心皮2个,分离,花柱连合.蓇葖果2枚,圆柱形,长2~3厘米,有种子数颗,成熟后易掉落并开裂。花期:热带、南亚热带近全年;长江流域及其以北7-9月,果熟期9-10月。 【习性】原产热带,性强健,很少发生病虫害。喜阳光,要求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质壤土。怕积水,水分过多生长不良。 【分布】野生分布广东、广西、云南以及长江以南各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繁殖栽培】播种繁殖,长江流域及其以北通常4月中旬播种,发芽适温20-25℃,苗有3对真叶时移植。 管理简单,无特殊要求,但应避免积水。生长期可进行1-3次摘心。 【用途】适合布置花坛、花境,也可作盆栽观赏。全株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