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树的自然繁殖方法
梅花树的自然繁殖方法
梅花又名春梅,属蔷薇科李属,是落叶乔木,枝繁叶茂,树姿优美,2--3月份
梅花盛开,五色缤纷,是城镇绿化和家庭养花的常用树种之一。梅花繁殖常以嫁接
为主,压条、扦插也能成活,在杂交培育新品种和培育砧木时,也可采用播种繁殖。
一、嫁接繁殖
嫁接是繁殖梅花最常用的方法,成活率极高。砧木可用桃(毛桃、山桃)、杏和梅
的实生苗或桃、杏的根。
1、春季嫁接。早春发芽前可采取切接、皮下接(砧木较大者),也可用芽接(
包括长片小芽腹接)、劈接等。
2、夏季嫁接。在第1次新梢成熟、第2次新梢萌发前,进行接穗带叶劈接。劈接
适于多品种嫁接或高枝换冠,但必须套袋保湿遮荫。
3、秋季嫁接。冬季宜采用腹接,最好采用长片小芽全封闭腹接。此法操作简单
,愈合好,成活率高,风吹不易折断。如当年不萌发,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则
在芽眼处轻挑一小孔,芽就能萌发出来。
4、冬季嫁接。冬季采用根接法效果很好 方法是:在冬季休眠期,将桃、杏或
毛桃健壮无病虫害的新根(直径1 厘米或更大)小心挖出,尽量保留须根,然后剪
成10-15厘米长的小段备用。粗者采用切接和皮下接,细者(直径1厘米左右)采用
劈接,接后栽入背风向阳不积水的砂壤土中,覆土埋住绑扎处,浇透水。冬季管理
粗放,翌年春季即能萌发。此法嫁接发芽早、长势快。嫁接新株1-2年后开花。
二、扦插育苗
在落叶后的11-12月或早春开花后,截取1年生粗壮枝条(不带花芽),长10--
18 厘米,插入砂壤土苗床,入土部分约为1/2,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插后保持
半墒,注意浇水等管理工作。春插者越夏期间须搭荫棚。
三、压条繁殖
在2-3月,选生长茁壮的1-3年生长枝,在母株旁挖一深沟,于枝条弯曲处下方
浅切3刀,然后覆土,上面压块砖,生根后截离母体。高压可于霉雨季节在母树上选
适当枝条稍微刻伤,用塑料薄膜包一些混合土,两头扎紧,保持温度。1 个月后检
查,已生根者可在压条之下截一切口,深达中部,再过20--40天全部切离母体,移
到大田培育。
四、播种繁殖
在6-7月份采收果实,摊放后熟,洗出种子晾干。秋季或早春条播,株行距为10
厘米×25厘米。
梅花生长在哪个季节
春夏秋冻,都生长,夏天慢些,春秋快。
1、生长习性:梅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较耐干旱,不耐涝,寿命长,可达千年;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
2、主要价值: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3、病虫防治:
(1)白粉病。此病常在湿度大、温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时,嫩芽和新叶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会出现很薄的白粉层,接着白粉层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或黄色颗粒,后期叶片变黄而枯死。
(2)缩叶病。可喷洒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亦可喷洒1%波尔多液,每隔一星期喷一次,3~4次即可治愈。
(3)炭疽病。病发初期可喷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代森锌600倍液防治。发现其他各种病时,喷洒上述两种药液亦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