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插花与东方插花有什么不同??
一、西方插花与东方插花有什么不同??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 东西方插花发展简介: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 东方插花特点: 1、注重意境和内涵思想的表达,体现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使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境界。 2、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态,因材取势,抒发情感,表达意境。 3、在构图上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义,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采用自然的花材表达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单纯为主,提倡轻描淡写。也有重彩华丽的但主要用于宫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为骨架,高低俯仰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倾斜、下垂等等。 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1、插花作品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作过程的怡情悦性,不过分强调思想内涵 2、讲究几何图案造型,追求群体的表现力,与西方建筑艺术有相识之处。 3、构图上多采用对称均衡的手法,表达稳定、规整,体现人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4、追求丰富艳丽的色彩,着意渲染浓郁的气氛。 5、表现手法上注重花材与花器的协调,插花作品同环境场合的协调。常使用多种花材进行色块的组合。
二、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园艺】
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意与表现手法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三、东方插花艺术与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
根据艺术风格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有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也称欧式插花,它的特点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块面和群体的艺术魅力,作品简洁、大方、凝练,构图多以对称式、均齐式出现,色彩艳丽浓厚,花材种类多,用量大,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
四、父亲节插花作品设计
1、容器选择: 用古朴、高雅的陶、石,或者紫砂花瓶。 2、花材: 以石斛兰为主花。 石斛兰:拉丁属名:Dendrobium 原产于亚洲、大洋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原生种约有1600种以上,中国亦有60多个原生种。大部分附生于树干、岩壁上,或分布于密生苔藓的悬崖间。 石斛兰一般分为春石斛、秋石斛两大类,花型小巧、花姿优美,常一梗开花十数朵,甚至上百朵。许多国家把石斛兰视为“父亲节之花”。四季均有开花品种,花期2-3周。 配花: 可以配搭几枝武竹、松枝。不要再加其它花朵,以烘托石斛兰这种 “父亲节之花”的主题。 3、赏析 父爱如山。所用花瓶,应当稳重、厚实,色彩不要艳丽,应当构图简洁、典雅。 石斛兰作为父亲节专题花卉,足以体现作品的主题意义。配搭松枝、武旦钉测固爻改诧爽超鲸竹,均为针叶绿枝,显得庄重、深沉。可以很好地表达父爱的深切、沉稳之情。 祝你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