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新根的多肉植物被拔了起来有事吗?
刚发新根的多肉植物被拔了起来有事吗?
很多花友(尤其是刚入门的新手)都在植物刚上盆一周左右就开始正常浇水,因为他们觉得一周左右的缓根期就差不多了,其实我觉得这个缓根期不是定死的,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观察的,各种植物的发根速度都不一样,就像人也有急性子和慢性子的区别,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时间去衡量它是否发根或服盆,而是要善于观察,比如看看植物是否有了新的生长点?用手指轻摇一下看看植物是否有抓地力?很不赞同有些花友在发根期隔三差五就把整株肉肉拔出来看看新根长出来没有,这种做法让我觉得很无语……要知道你这样一拔,这株肉肉千辛万苦刚刚发出点根就算都白费了,植物发出的根会慢慢攀附在土壤里,日积月累的花时间去抓牢土壤,等到它抓牢后就算养定的植物了,而如果它刚长出点根就三天两头被你拔起来看,它岂不是永远都长不牢?有的花友拔出来一看,哇~~~下面根系已经有一大丛了呢!然后插进去就开始浇水,这是催死的节奏啊?!因为如果被你拔出来过的根系还有用的话,那带根系买来的植物我们何须在缓根?在拔出来的过程中难免还会拔断一部分根,你直接浇水的话,万一细菌感染了,那就惨了……所以说,养肉肉真的是考量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的,要静下心来等待,戒除浮躁和焦虑哈!
一天吃多少油健康?
大多数心脏病与食用油选择不当和进食过量有关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专家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取的油脂别超过25克。而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均食用油都超过了80克,远远超过了标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在日前由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和东海粮油工业公司滋采营销中心共同举办的食用油营养与健康专题研讨会上,特别强调:“预防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应该从合理膳食开始,尤其应该从科学使用食用油开始。”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教授于康说,食用油选择不当或进食过量都会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尽管很多老百姓知道平衡膳食的理论,但能坚持做到却很难,有多少人能做到每天食用油总量不超过25克呢?油不仅吃得过多,而且食用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洪昭光教授指出,国外研究也认为食用油摄入量每天在25克左右比较合理,而中国现在食用油量就多了,而且比例也不太合理,油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偏少。另外,烹炸时油的温度过高,油温越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越快,有些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营养成分流失也就越多。
那么,每天油脂的摄取量不超过25克,也就是只有半两,在饮食追求多样的今天是不是有点不现实呢?
洪昭光教授解释道,烹调的方式很重要,比如凉拌菜就很容易避免用油过量,有的菜采用煮、蒸、煲的方式根本就不需要油,广东人煲汤是很少用油的,盐也用得少,所以不妨用凉拌、蒸、煮、煲来调理。还有,油不能反复用,反复使用高温油,很多成分都变了,会产生很多致癌物质,像我们吃的水煮鱼,如果那些油是再利用的,对身体的危害就更大。另外,科学合理用油还体现在尽可能选择或搭配食用高端食用油,如核桃油、山茶籽油、橄榄油等,它们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对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很有好处,但摄入量也应控制在25克左右。高端食用油的价位比普通食用油要高,不过懂得健康理念的人应该明白,花点钱投入预防,总比将来得心肌梗死花钱治病要划算得多,还免去了受罪。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还需要正确的科学消费引导。
25克油的用量怎么把握?据于康副教授介绍,如果把25克食用油放到喝汤用的白瓷勺里,刚好是两勺半。此外,我们也可以选择带有刻度的量壶当油壶,这样可以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用油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