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养殖?
一、桉树养殖?
桉树的养殖方法育苗桉树育苗分裸根苗和容器苗两种。一般四旁绿化采用播种后经过分床的一年生裸根苗;大面积造林则多采用容器苗。栽植季节一般在春末夏初或雨季开始后进行。1、林地清理:应在造林前一年的7-9月份完成,主要进行噼草炼山
桉树的养殖方法
育苗
桉树育苗分裸根苗和容器苗两种。一般四旁绿化采用播种后经过分床的一年生裸根苗;大面积造林则多采用容器苗。栽植季节一般在春末夏初或雨季开始后进行。
1、林地清理:应在造林前一年的7-9月份完成,主要进行噼草炼山,挖除杂灌、树头、茶叶根等,炼山清杂应注意防火和保持水土。
2、白蚂蚁防治:白蚁诱杀包:在造林前一年的9-10月每亩挖15-25个小洞(10×10×10厘米),每洞放入1-2包白蚁诱杀包,盖上茅草、芒萁骨,洞面盖土后压实即可。白蚁诱杀包在炼山以后未整地前的造林地上投放效果最好。
3、整地挖穴:
(1)机耕地:机耕40厘米以上;
(2)未机耕地:按50×40×40厘米,挖明穴,并将表土与底土分别堆放。
(3)造林密度:株行距2×3米、2.5×3米或1.6×3米,即90株/亩、110株/亩、138株/亩,种植点呈"品"字形排列。
4、施基肥:桉树对肥料十分敏感,施基肥是营造速丰林的重要措施。在造林前一个月左右回表土时施钙镁磷或钙镁磷与等量复合肥,每穴施500克,有条件的也可以施土杂肥或腐熟农家肥每穴2-3公斤。
施肥方法:
(1)未机耕地:回表土至2/3时,捡去草根、石块,将肥料与穴内土壤均匀搅拌,然后回土至穴平。
(2)机耕地在定点穴上,将50厘米见方的穴表面取出约10厘米厚的表土层,然后将基肥与穴内底层30-40厘米深的土壤搅拌均匀,再回土至穴平,使造林时苗根与基肥不直接接触,防止烧苗。
5、造林季节:春季3-5月及秋季10-11月均可,应在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造林,为方便施工,也可根据气象预报配套相应的措施在雨前3-4天栽植。
6、起苗与运输:选择高10-20厘米的扦插容器苗上山造林,造林时应将苗木及容器土浸湿或淋透水,当日用不完的苗木应放在庇荫的条件下淋水保湿。
造林定植
栽植时,撕去容器袋底部,撕袋时手应握紧容器袋中上方,以免容器土散开;定植复土时从四周向内压紧,杜绝垂直下压,以防破坏容器土。栽植深度:比容器袋高1厘米左右,然后覆盖一层薄薄的松土,减少水分蒸发。
防虫:桉树小苗根茎幼嫩,易受白蚂蚁、蟋蟀、小地老虎等危害,造林后的三个月内尤为严重,有无防虫往往是造林成败的关键。防治措施有三条:一是炼山清杂要彻底,回表土时要捡尽草根,以切断白蚂蚁的食物源;二是边栽植边施呋喃丹(一般不隔夜)每株一小匙约5克,施药时注意紧绕根颈处,撒药范围广,效果较差;三是造林地内分散置放1605混合粉,对金龟子、蝼蛄、小地老虎等防治效果好。
采伐
按照经营目的、树种生长特性和数量成熟期,确定采伐的年龄和径级。采伐方式一般是块状皆伐。萌芽更新是桉树经营的特点,具有初期生长迅速、干形通直、中间收益快等优点。
二、桉树盆栽怎么养殖?
1、保持温暖的环境
想要养好盆栽桉树,就要将它摆放在阳光较多的环境下,它在遮阴的环境下,只能暂时维持存活,是不能长期养在室内的。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就尽量将它搬到户外,特别是温度高15度以上,就尽量将它搬到户外。
如果是温度低0度以下的地方,温度降到7度以下,就可以将它搬到室内,避免受冻。养护温度最好保持在4度以上,要避免有霜冻。
冬天如果将盆栽桉树养在室内的暖房里,要注意提高空气湿度,避免空气过度干燥。
只要环境温暖,就可以将盆栽桉树养在全日照的环境下,可以尽量充足的光照,它会长得很好,在低光照的环境下,或者养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它的状态就会比较差。冬天户外温度比较低,可以暂时将它养在室内。
2、及时浇水
很多花友都知道桉树是比较耐干旱的,毕竟它们大多都是原产于炎热的澳大利亚,但是桉树养成盆栽之后,就需要经常浇水,因为它们在花盆中生长空间特别有限,而且它们适合养在光照充足的位置,盆土干得特别快,就需要我们经常给它浇水。
如果是在温暖的季节,比如夏季,基本就是每天浇水一次,保持盆土干透浇透。而如果是在温度较低的时候,或者是天气不好的时候,盆土干得慢,就要减缓浇水的频率。
盆栽养护的桉树,如果长期没有浇水,它的叶子就会变干变白,就会逐渐枯萎。这个时候可以及时将大部分的枝叶剪掉,并且及时补充水分,它是有机会重新恢复生长的。如果土壤持续潮湿,盆土长期积水,有可能会导致烂根。
3、排水良好的土壤
如果能给盆栽桉树提供疏松排水好的土壤,保证土壤比较松散,又有适当的保水能力,就不容易引起烂根。可以用比较好的泥炭土,适当搭配一些菜园土,适当混入一些珍珠岩或粗沙,就可以将盆栽桉树种得很好了。
注意用有一定重量的花盆和土壤栽种桉树,要在盆土中多添加些菜园土,花盆一般是选择较大的瓦盆、陶盆。
4、偶尔施肥
养护盆栽桉树的时候,可以在春夏秋三季,每隔两三周补充一次肥料,最好是给一些钾肥含量较高的肥料,可以促进它的根茎长得更好。
5、修剪和换盆
盆栽养护的桉树一般每隔一年重新修剪一次,而且要注意每隔一两年换盆一次,不想让植株长得太高,就注意定期掐顶,就是去掉顶部的嫩枝,不要让它的枝叶长得过度旺盛,枝叶长得过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修剪,一般是在春暖后进行修剪。
三、菖蒲盆景怎么养殖菖蒲盆景怎么养殖?
菖蒲盆景养殖:
1、菖蒲的分株的最佳时间:谷雨(4月14日菖蒲生日过后进入生长旺盛期);
2、植料:疏松的砂质壤土(仙土,植金石、蛭石、河沙、赤玉土、营养土等混合的土壤);
3、施肥:适量有机颗粒肥置于盆面(菖蒲的施肥也比较纠结,不肥则叶色泛黄,又不耐肥);
4、浇水:叶干土湿(喜湿润,忌干旱。日常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宜,但浇水过多,也易造成叶黄);
5、光照:菖蒲喜阴,但还需要散射光(建议平时养护可以放置于大中型盆景的树荫下);
6、剪叶:越修剪叶越细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修剪次数也不易过于频繁,定期去除腐叶和黄叶,使之保持最佳的观赏效果。
四、青松盆景养殖?
松树又名常绿树,分布在中国向东北延伸到黑龙江的区域,是松科松属植物。对松树盆景进行养护,可以选择排水透气性能好花盆,排水良好、疏松透气且肥沃的沙质壤土,在光照强烈时适当遮阴,在冬季气候寒冷时放入室内温暖处,在土壤干燥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微润,在每年的8至10月施2次肥,每隔3至4年换一次盆。
1.盆土
对松树盆景进行养护,可以选择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陶盆、泥盆或瓦盆,选择排水良好、疏松透气且肥沃的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田园厚土、河沙、基肥混合配制成培养土,装土前在花盆底部覆盖一层碎瓦片或碎砖块,以利排水,种植前将培养土暴晒1至2天,以杀死土壤中可能带有的虫卵。
2.光照
松树喜欢光照,耐阴,在夏秋两季光照强烈时,为避免过强的光照灼伤叶片导致发黄,应适当遮阴,可用遮光布架一个小棚进行遮阴,或直接放入室内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养护,在冬春两季室内光线较弱时,定期在中午温暖时放出室外接受3小时以上的阳光。
3.温度
有些品种的松树有较强的耐寒性,在养护方面对温度要求不高,但有些品种的松树,因为生长在暖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所以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若是不了解所养护的松树是否耐寒,在冬季温度低时为避免低温冻伤植株,最好还是放入室内温暖处进行养护。
4.水分
松树是旱生植物,有很强的抗旱性,很少会因为缺水受到损伤,但却不耐积水,所以在对松树盆景的养护上更要注意不可浇水过量,以免盆土积水导致根部腐烂,应在土壤干燥时进行浇水,浇至水分从土壤底层渗出后停止,保持土壤微润,一般夏季3至4天浇1次水,春秋两季7天浇1次水,冬季10天浇1次水。
5.施肥
松树对肥料的要求较低,在每年的8至10月施2次肥即可,施肥时少量多次、薄肥多施和施在根部附近土壤之中,以免浓肥对植株造成肥伤和破坏根部组织结构,施肥过量时,及时用清水冲洗土壤,以稀释肥料。
6.换盆
花盆内的培养土在使用较久之后,营养会流失和逐渐板结,不利于植株生长,为使植株能生长良好,可每隔3至4年,在秋季9至10月或春季2至3月进行换盆。
五、盆景养殖技巧?
养护盆景树每天都要保持5~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当然这个要求也会根据盆景树的种类会略有不同,根据盆景树是否喜欢光照给直射光或散射光,但是一定不能养在过度遮阴的地方。
六、桉树林地养殖什么最好?
桉树林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植被之一,其栽植针对的主要就是短时间内创造经济利润的“速生经济林”。在桉树林地养殖,最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如下:
1.茶树:茶树与桉树相互促进,既利于茶树的长势也利于桉树林地的阴凉环境,茶树是极好的短、中期经济作物。
2.猪笼草:猪笼草是非常独特和有价值的植物,它们通常被视为观赏植物,在桉树林中养殖可以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
3.谷子:谷子也是一种在桉树林地里经常种植的农作物,被广泛使用作为食物和饲料。
4.带壳坚果:在桉树林区适宜种植坚果类产品,如开心果、夏威夷果、杏仁等,并可加工销售。
总之,在桉树林地种植作物可以增加经济收益,提高林地利用效益和土地保护率,但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运动特性和经济利益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和实际决策。
七、盆景过度养殖方法?
一点:光照
养护盆景树每天都要保持5~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当然这个要求也会根据盆景树的种类会略有不同,根据盆景树是否喜欢光照给直射光或散射光,但是一定不能养在过度遮阴的地方。
我们在很多园艺展览上看到盆景树摆放在室内遮阴处,但过了展览,这些盆景树就是要搬到有阳光的地方,只能短暂的养在遮阴处。
平常养护盆景树每天都是需要较多的直射光的,如果你的盆景树养在阳光不多的地方,你就需要稍微增加光照了,保持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可以让盆景树长得更好。
不过也不能让盆景树一下子暴晒,如果从光线较暗的地方移到强烈的直射光环境下,就是要逐步进行。
盆景树也要避免过多的人造光照明,因为这些人造光不能给盆景树提供所需的光谱。
第二点:浇水注意
养护盆景树需要定期浇水,一般都是等土面下,2~4厘米的土壤都干了再进行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避免只浇一点点水,也不要让土壤完全干燥。
养护盆景树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浇水是特别讲究技巧的,比如在夏季和冬季差异就很大,阳光照射比较多的时候,就要增加浇水频率,温度降低、阳光较少就要降低浇水频率,一般都是等土面下2~4厘米的土壤都干了,就进行浇透水一次。
定期检查土壤的干湿情况,但是要避免弄伤根系,浇水的时间最好是选择在早上,在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甚至是要早晚浇水。
在冬季温度降低之后,每周浇水要超过一次在休眠的季节,过多的水分对盆景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阳光照射变少了,浇水要降低;如果阳光照射量增加,浇水频率要增加。
第三点:土壤选择
栽培盆景树要使用特定的盆栽土,可以直接到花店买盆景土,每一种盆景树都需要不同的土壤栽培。
栽培盆景树要选择特定的盆景土,良好的盆栽土可以保持更好的保水能力和良好的排水性,避免土壤积水,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肥力,保持适当的pH值,也就是土壤的酸碱性,保持在6.5~7.5之间最适合。
盆景树也要定期换盆,这个要看它的根系生长状况的盆景树,从一个盆换到另外一个盆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是在冬季休眠的时候进行换盆,休眠期间更不会储存大量的能量,将换盆后就能够快速恢复生长了。
第四点:土壤和换盆
养护盆景树一般是1~5年换一次盆,如果平常的养护都比较正常,这个还是有品种的差异。
一些生长比较快、植株比较年轻的盆景树,一般都是要一两年换盆一次,一些比较老的盆景树就要五年左右换一次盆。
除了观察更新的生长状况,还可以看一下它的叶子,如果盆景树还有不断的新叶子长出来,刚长的嫩叶变淡黄色,就证明需要换盆了。
如果盆景树底部的枝条上也出现小芽,换盆的时候就是要适当修剪盆景树的根系。
第五点:施肥和适当修剪
养护盆景树要定期进行修剪,避免枝叶过度旺盛,还要保持一定的株型,这样才更具观赏性。
养护盆景树一定要定期给肥,而且要给专用的盆景肥,如果是室内的盆景,则要减少施肥的频率。
养护盆景树施肥的频率比平常的盆栽植物还要高一些,养护盆景树要给适当的氮磷钾肥料,最好是买专用的盆景肥。施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在生长期施肥,避免在冬季休眠时间施肥。
为了让盆景树保持更好的状态,一定要定期修剪,可以给它塑造好看的株型,修剪要选择在适当的时间,最好的是在刚刚停止休眠恢复生长的时候,修剪的工具一定要锋利。
八、茯苓盆景养殖方法?
茯苓的几种常见栽培方法
一、木引接种:又叫快速传种,主要是能繁殖大量的更新优良菌种,防止苓种退化,节约用种以提高产量。
1、下窑时间:在立夏至小满节。过早气温低,引液不流动,容易发烂,过迟延长成熟期,影响秋季下窑,又影响第二年产量。下种后,经过80天即成。
2、材料:要质松泡的干松树中段,直径约20厘米为好,长60厘米左右。一般要求粗细一致。料筒要剥皮留筋。
3、排料:每窑下料5筒(约100余公斤于料)排层。至多摆两层。
4、选种下引:木引的种子,从一般窑场挖来,边挖边种,选个大肉白,浆汁多的作种。每窑使种75公斤。下引法用“头引”、“倒引”。接引后立即覆土3厘米左右,踏实,以后注意排水工作。般经过80天就已成熟做为用种。怎样辨别呢?可在窑上点种芝麻少许,若是出土后发黄枯死,则说明茯苓生长良好。二看料的颜色成黄白,内外一致并生成小茯苓,筋皮下有很明显菌丝,闻有茯苓香气。如果成了纯黄色就算老了,成白色算嫩了,过老过嫩不能做种。木引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再生产种源,这时可将成熟的料筒种小苓挖起做种。料筒,锯成25厘米长的短筒子,备接种用量多少呢?根据新备料的大小,气候冷暖而定。一般每窑新料约15公斤,下木引2筒采用头引、贴引都行,另外小茯苓等切开每窑贴上一小块,以促进传引块。下窑后复土8厘米厚。用木引做种子长出来的茯苓,质量好,茯神多,是优良种子。一般从立夏至白露都可栽种茯苓,生长期为7月,11月,其余时间为休眠期。假若木引搞多了,也可以不挖起做种,仍然生长茯苓。若备料多可继续接种下窑,于9月(白露前)接种的。到第二年四月(立夏前)将木引挖起再继续下窑接种。如此类推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多木引。扩大生产面积。
二、树头裁培法(习称降兜)
1、选树头:在砍树后15天内均可接种,由于新砍树头浆水足,成活一般达80%左右,干树头在未腐烂前也可接种,一般成活50%左右,而且结出茯苓数量少,因此最好选鲜树头接种。
2、这种方法一般在8月份,接种方法:一种是块茎,一种是浆种。
块种:树头如果多而密,树根互相连接的可在20平方米内选其中一个大的树头接种。如果树头分散根少,就需在每个树头上都接种,接种时先把树头旁的土刨开露出根来,选粗壮根8股从树兜发根之处用刀削去一块皮,接着削下一块苓种50克,口对口贴上,然后用原土盖上压实即可。
3、浆种:是先把鲜苓种捣成面状,用纸包好,在接种时,加入适量冷水搅苓浆,成米汤状就行了。不能用热水,也不能事先调好。影响成活。种时用刀在树桩离地1寸左右处,把树皮剥开,然后把浆种倒在皮与木的裂缝间,将皮木摄合盖紧再复土盖住。此法可采取边砍树边接。不仅省事,而且成活率达90%以上。每桩用种半两左右,大树也可多些。在接种后8个月,如树桩的皮内起白膜时,证明已种成活,种后要经过4年茯苓才能长成。
三、活树栽培法
是在活树上进行接种,首先确定哪些树在三年内要砍的,否则种后树就死去。种法与树头栽法相似,不同点是栽后在树身上将皮剥掉一圈使水接不上树而使茯苓生长快,否则,则生长慢。
四、松针栽培
松针栽培即用松毛叶子连同松树段木或树蔸一起入窑接种栽培茯苓,可以省一些木材,但实际上仍然是段木栽培。具体作法也与段木栽培一样,只是每窑加入80斤鲜松枝叶。段木入窑前,先在窑底铺一层鲜松毛,然后压上干松木,接在松毛、松木上呈梅花形地播上茯苓菌种,松木上的菌种要夹住,防止落样。再将其余一半松毛盖在松木或树蔸上,压实培土。
五、室内栽培
室内栽培即用松树段木或树蔸,树头在室内接入菌种,用人工控制温,湿度来培育茯苓。具体作法基本上与野外段木裁培相同,只是室内不需挖窑,可用砖块或木箱在室内地面围设窑床,下垫1寸左右的砂壤黄土。播种后,盖土2寸左右,房屋结构不拘,场地要求清洁卫生,保温保湿性能好,有一定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泥土经常保持四湿六干或干湿各半状态,勤加管理。
九、肉桂盆景养殖方法?
养肉桂盆景的时候要用土质深厚,透气且肥沃度高的土壤。建议用河沙,田园土,腐殖土以及适量有机肥混合配制。温度最好维持在20度左右,不耐寒,冬季要移到室内,控温在5度以上,夏季移到阴凉通风处。它喜光,但强光时要遮挡,多晒散光就行。另外,生长季要保证肥水充足,这样整体的长势才会更加旺盛。
十、地瓜盆景如何养殖?
在养殖地瓜盆景时可以选择花盆培养,也可以选择花瓶培养。但因为地瓜的体积较大所以在选择花盆时应选择盆口较大的的花盆。而花瓶培养时应选择15-20cm瓶口的花瓶,否则无法很好的去固定地瓜。
温度: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地瓜的生长速度会很慢。所以在培养时,宜将它周围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上。